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人常說,組織部門是“黨員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那么將“家”中的新人培養好就是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的長期任務。劍河縣委組織部用“四心”營造濃濃“家”味,力促新進組工干部健康成長。
“真心”實意去溫暖。“家”就是關心愛護,就是溫暖體貼。黨員、干部都是“家”的成員,劍河組織部以家庭溫暖營造健康向上、和諧活潑的“大家庭”氛圍。一是組工干部是“家”的主人,新進組工干部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劍河縣委組織部編寫的《組織志》一書,對劍河組織部的歷史、傳統、優秀人物事跡有所了解,讓組工干部感受到“家”的淵源,激發新進干部內心的自豪感與榮耀感;二是領導干部是“家”的仆人,新組工干部進入組織部后,都會獲得到一本印有老組工干部電話號碼的《中共劍河縣委組織部通訊錄》,以便新組工遇到問題、困難時可以隨時得到老組工的幫助,新組工干部們親切的稱之為“愛心服務冊”,老組工用他們的真心贏得了新組工的溫暖。
“匠心”獨運來學習。組工之“家”是新進組工干部學習的場的所,劍河組織部用“三個一點”學習法助推新組工學習步伐。一是領導干部少休息一點,利用休息時間,采用領導干部與新進員工一對一結對子學習方式,利用老組工豐富的經驗幫助新進組工盡快成長;二是新進組工多問一點,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恥下問,領導干部也放下架子誠心教導,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三是對待同事寬容一點,新組工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錯誤,這就需要廣大老組工多寬容、多鼓勵。通過“三點”學習法,劍河縣組工工作不斷取得佳績。
“信心”十足壓任務。干部之“家”是培養干部的田園,耕耘者的技術決定著收成的多少,劍河組織部以壓任務的方式,培養實干型人才。一是領導對新組工干部有信心,沒有風吹雨打,哪會有秋實的成熟,2012年劍河組織部新進的年輕組工干部,通過領導不斷的任務磨練,目前都已成為獨當一面的組工干將;二是新組工干部對自己有信心,用他們“敢于不恥下問、敢于挑戰自我、敢于創新思路”的“三敢”精神快速融入了組工大家庭;三是“學、動”兩平衡(即學習工作與運動健康兩平衡),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扛不住艱巨的任務,在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帶領下,成立了“劍河組工籃球隊”,利用周末時間與鄉鎮、機關單位打籃球友誼賽,這不僅鍛煉了干部的身體,也增進了單位與單位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得劍河縣組工工作干的有聲有色。
“一心”一意正家風。良好的“家風”是持“家”的根本,組工之“家”更是如此,劍河組織部在組工干部中倡導“三風”以正家風。一是樹“求真務實”之風,倡導新組工積極參加“組工干部下基層”活動,在基層一線找辦法、求對策、抓落實,對每一項工作都要有計劃、有行動、有結果,對確定的事要一件一件抓實、抓細、抓到位,確保取得實效。2013年劍河組織部結對幫扶岑松鎮屯州村,通過縣級領導結對幫扶三戶,科級干部結對幫扶二戶,一般干部結對幫扶一戶的方式開展干部下基層幫扶活動;二是樹“嚴謹細致”之風,樹立“組織工作無小事”的責任意識,堅持從一點一滴做起,劍河組織部制定“原則性問題決不能出、技術性問題不應該出、常識性問題不值得出”的“三不”工作法,從嚴要求新組工干部;三是樹“廉潔正派”之風,要求新進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敢說真話、敢唱黑臉、敢于碰硬、敢于說不、敢得罪人”的“五敢”作風,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拿原則換取人情,切實做到客觀看人、科學識人、公正辦事。(孫萬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