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有效的保護、開發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劍河縣日前批準成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劍河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十分豐厚,民間藝術種類繁多,非物質文化資源蘊含豐富。其中,《苗族民歌苗族飛歌》、《剪紙》、《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苗繡》、《苗族民歌多聲部民歌》、《苗族服飾》、《仰阿莎》等7項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另有10項入選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0個項目被列入黔東南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有力地推動了該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新成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承擔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關具體工作,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咨詢,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舉辦學術、展演及公益活動,交流、推介、宣傳保護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組織實施研究成果的發表和人才培訓等工作職能。(劍河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 夏永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