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收官之年,為實現剩余貧困人口清零,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南寨鎮搶抓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機遇,以林下種植和生態養殖為突破口,聚焦中藥材、
劍河小香雞、食用菌等主導產業,以促進群眾增收為目標,用心用力抓好林下經濟產業發展。
中藥材“刨”出致富“金”
初冬時節,云開日出。在南寨鎮白路村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里,該村的黨組織書記龍明輝正組織農戶砍除灌木、挖土拉溝、培土種植……一項項作業正有序推進,偶爾有優美的苗歌伴隨歡笑聲從林中傳出,呈現出一片火熱的“忙種”景象,為寒冷的冬日平添陣陣暖意。今年10月份以來,南寨鎮白路村積極利用豐富的森林植被資源大力發展黃精種植項目,項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浙江省淳安縣林業局負責提供黃精種苗和產品回收,白路村“兩委”負責組織實施,目前已完成種植50余畝。基地實施后,每天有20余名貧困群眾到基地務工,每人每天務工收入80元,該產業預計產值達140余萬元,能帶動50余戶農戶增收致富,真正帶領農戶在林下黃精產業中賺“黃金”。
小香雞“啄”開致富門
劍河縣南寨鎮繞慶村山多田少,森林資源豐富,念好“山”字經是該村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今年該村積極爭取到省級農村產業革命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萬元,實施林下小香雞養殖產業,養殖規模15000只,由劍河縣樅樹山土雞養殖場負責具體實施,基地每年產值可達到64.125萬元,年利潤14.125萬元,可直接帶動40戶貧困戶增收,解決10戶貧困戶就業問題。繞慶村小香雞養殖產業帶動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帶領當地40戶貧困戶“趕”出大山貧困,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黑木耳“種”出致富路
按照全縣“1+3+N”產業發展總體布局,南寨鎮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第一支撐,精選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鄉一特”“一村一品”進行打造,確保戶戶有增收。南寨鎮2019年底投入資金422.6萬元建成九寨村食用菌仿野生黑木耳種植基地,占地面積147畝,計劃種植黑木耳147萬棒,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劍河縣九寨生態種養殖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項目覆蓋貧困戶198戶690人。2020年上半年,基地完成種植黑木耳70萬棒,采摘鮮木耳68萬斤,產值達136萬余元,實現戶均分紅400元,帶動周邊100余戶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該基地已完成廢棄菌棒清理、基地消毒工作,正搶抓時節推進秋冬季黑木耳種植。
近年來,南寨鎮緊緊圍繞林下經濟產業,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全力做好“土里種的、地上跑的、林下長的”三篇文章,抓好示范帶動,強化重點突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切實引領農民奔向“錢”程。(楊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