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丹寨縣從四方面著手,扎實推進石橋村同步小康社會創建進程,打造最美石橋。
一是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美在農家。石橋作為美麗鄉村建設推薦村和省、州“重點建設景區”,規劃投資總額超過2億元。如今已經完成了36畝移民新村建設、3805平方米人行步道改造、16000平方米旅游停車場建設、109戶電網改建、一座步行橋、一座風雨長廊。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等基礎設施有序進駐,美麗新農村指日可待。
二是推動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富在農家。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古法造紙業,如今已經初具規模,古紙產業園占地面積45畝,有21戶造紙微型企業,兩個古法造紙專業合作社,會員超過50戶,開發出6大系列168款彩色手工紙,產品暢銷國內外,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已建成1個占地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旅游服務中心、6家農家樂、3家百貨經營、1個英語角。組建了一支20人的民族歌舞團表演苗族傳統刺繡、歌舞等,并形成商業運作、創收。
三是推廣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學在農家。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觀看視頻、講師講解等方式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囊括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使80%以上的農民掌握了1至2門農業實用技術。全村發展有黑毛香豬養殖大戶五戶,存欄406頭;養魚二戶9畝,3萬余尾;河道養魚500斤1500余尾;養雞(100只以上)二戶;竹鼠養殖一戶80只;金銀花200畝;太子參300畝;茶葉316畝。
四是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樂在農家。積極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農家書屋”,購買各種貼近農村生活的書籍;設立親情視頻聊天室、親人網絡會面視頻室,滿足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的親人的“見面”需求;建立籃球場、乒乓球場等,滿足群眾的體育鍛煉和娛樂需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