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我們村里面有很多人家都養黑毛香豬,趕上物價上漲,豬肉賣起來可賺錢了,一頭豬凈賺六百以上。我家養豬已經有五六年的歷史啦,現在平均下來人均年收入就是四萬多,哪里有銷路就往哪里賣,比在外面打工賺錢好得多啊。”丹寨縣龍泉鎮得綠村的養豬大戶潘永軍和筆者聊天時,他笑容滿面,非常自信說道。
近年來,丹寨縣在培養優勢產業,突出區域特色上下工夫。圍繞“兩項重點、八條線”重點實施,依靠科學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黑毛香豬保增收。丹寨縣圍繞“打造牧業強縣”這一目標,加快傳統牧業向現代高效牧業轉變,著力推進丹寨縣向畜牧業大縣的建設進程。目前,全縣以“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黑毛香豬發展,從事黑毛香豬養殖戶13277戶,專業村13個,專業合作社13個,萬頭企業4個,存欄達11.826萬頭,年出欄黑毛香20.1萬頭,實現產值2.41億元。
除黑毛香豬外,丹寨縣的食用菌產業也成了促農增收的一大特色產業。浙丹食藥用菌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對接超市”的種植經營模式,在實現了公司經營規模和盈利提升的同時,也為周邊農戶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可預期市場,帶動農戶的發展和增收。
在排調鎮黨早村的一個農戶食用菌地里,食用菌種植戶李勝兵正在采摘食用菌,看著長勢良好的食用菌再加上穩定的市場保障,他的心里是美滋滋的。“我們拿去公司跟我們收,我們也不拿去其他地方賣。”李勝兵說道。公司以合同形式與當地農戶簽約經營,直接帶動農戶856戶,年增加農民收入287萬元,戶均增收3353元。
“因為丹寨的氣候比較好,溫度濕度也很適宜,海拔也是比較高的,氣候也比較好。有‘云上丹寨’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對我們藥材發展這一塊是相當可觀的。”浙丹食藥用菌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 王財長對筆者說。不僅黑毛豬產業和食用菌產業給農民帶來增收,近年來,丹寨縣積極利用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中藥材資源豐富、野生藥材品種多的優勢,發展中藥材產業達35600多畝。
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增強農產品加工業。在丹寨縣,蔬菜水果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一大特色產業,全縣蔬菜水果種植面積達14.75萬畝,蔬菜鮮品產量15.38萬噸,總產值30750萬元,精品水果總產量388.64公斤,總產值897.78萬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后續還要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重點發展干鮮果品、蔬菜等農產品加工業,進一步帶動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
丹寨縣優勢產業“百花齊放”。該縣還不斷壯大畜牧產業,通過惠農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戶發展蛋雞養殖,全縣已帶動200余戶農戶從事蛋(肉)雞養殖,蛋雞存欄總量達5.2萬羽,肉雞存欄總量達10萬羽,年產鮮蛋1000萬枚。正在建設中的苗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投資3000萬元,年產鮮蛋22200萬枚以上,肉雞20萬羽,企業投產后可解決農民就業300余人;進一步助推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穩步增長,建設以高速公路沿線為主線的綠海藍星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延伸“全國重點產茶縣”的發展,全縣茶園面積10.18萬畝,分布于六個鄉鎮場158個村,茶葉種植戶9300戶。2013年可采茶面積達4萬畝,茶葉總產值量突破3000噸,總產值達4億元以上,實現種茶戶人均收入2800元,解決臨時用工181萬工次,勞務產值達1.2億元,力爭在2018年,茶葉產值突破15億元,農戶人均增收5560元,達到全縣農戶實現小康生活水平。(池明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