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黔東南州丹寨縣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和發展小微企業,隨著丹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小微企業已經成為該縣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信用合作社,作為農村金融發展的主力軍,在保證信貸資產質量不斷攀升的前提下,竭盡全力支持地方小微企業發展。
丹寨縣卡拉村,作為黔東南州美麗鄉村的示范村寨之一,村里的公共基礎設施、人居環境讓這里散發著魅力村寨的生機。而在金融機構的幫助下,村民們依托資源,做起了鳥籠加工,開起了農家樂,村民們想發展、謀發展的這股子干勁,也顯現出別樣的活力。

丹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工作人員到卡拉村鳥籠制作大戶王貴林家回訪
王貴林是卡拉村里的鳥籠生產大戶,村里百分之八十的鳥籠出自王家,前段時間,王貴林家申請了“三個十五萬”扶持,當地信合聯社給他家發放20萬元的貸款,讓他家的鳥籠加工產量和銷量都有了提升。
同以往的“三個十五萬元”最高貸款15萬元相比,今年王貴林家申請的20萬元貸款,完全得益于丹寨縣信合聯社將最高發放額度上限調整到50萬的這一新扶持政策。
“原來的三個十五萬扶持,最高放貸限額是15萬,我們現在調整成了50萬,如果說是在這個政策范圍內,農戶資金不夠用了,還可以向我們農信社提出申請,我們就還將繼續予以支持。”丹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宋成榮說。
在卡拉村,傳統手工編織業,得到了金融機構的扶持正蓬勃發展。因鳥籠而知名的卡拉村,隨著當地旅游資源的不斷發掘,當地村民們積極發展農家樂的勁頭也越來越足。當地農信社把扶持門檻降低了,把服務標準提升了,今年剛做起農家樂的村民王玉金,僅用了2天時間,就辦好了貸款。在發展的道路上,老王是越走越寬闊。
一方面農信社加大放貸力度激活民間發展活力,一方面輔以回訪等手段,有效監管資金使用,并及時了解群眾在發展上遇到的新困難。據了解,僅在卡拉村,就有48戶從事鳥籠加工、農家樂經營的農戶得到了農信社支持,貸款總計140多萬元。
據統計,2013年丹寨縣扶持微型企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數為90戶,截至9月底,全縣已扶持發展微型企業77戶。主要涉及鳥籠、蠟染、刺繡等民族手工,同時為部分農村群眾發展種養殖等提供扶持。作為丹寨農村金融發展的主力軍,丹寨縣信合聯社積極響應省、州、縣各級政府的決策,一方面同工商部門加強對小微企業的聯系和扶持,另一方面,提高扶持貸款上限額度,并實行了在同檔次同類型貸款執行利率的基礎上下調20%,對誠信還貸的小微企業主優惠10%的利息總額的優惠政策,讓農村小型經營體系,遇到了發展的春天。截至目前,丹寨縣農信社,共為該縣80戶農村群眾,發放了1200多萬扶持貸款,有效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文/圖 張燕 石開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