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早在今年高考結束之初,中隊負責人蒙培林就提出了由中隊民警自愿捐款,扶持從江縣2013年考上大學的兩名貧困新生的建議。中隊還特別召開民主會議討論資助具體方案,經全體民警一致表決同意,中隊最后決定,資助今年考上至少二本以上、家庭條件特別困難的從江籍大學新生,每學期一次性給予每人至少2000元生活資助,資助時限為四年。而后,中隊負責人親自到從江縣教育局了解今年高考錄取情況,并對符合條件的資助對象的個人素質、家庭情況等進行了全面的了解。經全體民警分析過后,最終敲定了扶持學生。得知中隊的愛心計劃后,從江縣明達水泥廠、貫洞鎮兩家私企負責人、從江東收費站兩名職工等自動聯系中隊,紛紛伸出愛心之手,最后共籌集了8300元的助學資金。其中,高速大隊六中隊民警捐助3000元。
據了解得知,中隊扶持的兩名貧困生均為從江縣人。其中,伍小兵今年被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院錄取,是村里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學生,該生父母親均在家務農,其母常年生病臥床。除了伍小兵外,其家里還有四個孩子讀書,因為無力供養五個孩子上學,伍小兵的父親決定了放棄送他讀大學,如果沒有中隊的資助,他已經準備走上打工之路。另一名資助對象是楊算,同樣是農村家庭出生的她,今年被凱里學院錄取,她的哥哥也是今年考上了大學,而一直在家務農的雙親,無法同時供養兩個孩子讀大學,因此,楊算也一直處在失學的邊緣。
9月4日是伍小兵、楊算兩位新生去大學報到的日子。9月3日,中隊負責人特意安排把兩人接到中隊,并召開了一次愛心活動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中隊全體民警和為他們捐款的愛心人士在會上對兩位學子順利考上大學表示祝賀,全部來自農村的中隊民警還結合自身成長和求學經歷進行了交流發言,紛紛鼓勵兩位貧困學生克服思想壓力,刻苦努力學習,實現人生理想。中隊負責人在會上提出了幾點期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兩個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克服自卑之心。所有人的資助都是自愿的,無償奉獻的,不要因為接受助學金而有任何的壓力,要抱著信心和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未來。二是在大學里要努力學習,取長補短,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三是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學會擔當、心懷理想,常懷感恩之心和回報社會之志。
他們說在大學里如果有什么困難要及時跟中隊反饋,要經常和家人、中隊民警以及愛心人士交流溝通,中隊一定會竭盡全力扶持他們。希望兩位學生也要克服困難、持之以恒。同時還要注意身體,在大學里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積極的生活習慣。受資助的兩個學生在會上含淚感謝,他們表示,大家的愛心和關懷沒齒難忘,無以為報,為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的好心人,和他們的家人一樣,都是他們最親的人,今后在大學里一定會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大家的鼓勵和支持,努力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座談會后,兩位受資助貧困生還和中隊全體民警一起參加了為菜地播種勞動,體會警隊的“南泥灣”生活,并在勞動中增加交流和感情。
愛心捐贈圓了兩名貧困學子的大學夢,高速大隊六中隊全體民警將用四年的時間去兌現他們的承諾,更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踐行執法為民、服務群眾的理念,助人為樂、排憂解難、雪中送炭一直是警察的天職,也是作為一個有道德和良知的人最基本的執著,他們希望通過一次次平凡的付出,通過貫徹落實深入開展群眾路線,體察民情、與民分憂解難,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唐光新 韋陽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