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來自湖北省的“曉岸”志愿服務隊離開從江縣剛邊鄉加么村小學已經兩個多星期,通過“心靈郵箱”收到了孩子們寄來的信件,“曉岸哥哥,我們好想你,想念你帶領著我們開展“趣味運動會”、“文藝晚會”等活動,帶給我們這么多快樂,你還送我們走了三個小時山路回家,你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孩子們的信件簡單而又感人至深。
在七月初,各地中小學校剛剛放假,正值炎炎夏日之時,一支來自湖北省“曉岸”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卻不畏酷暑決然地放棄回家和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背負行囊遠赴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剛邊壯族鄉加么小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假支教活動。這次是繼2012年7月24日該團隊來到國家一級貧困村-----翠里鄉高芒村展開支教捐贈活動之后的又一次“情系貴州,心系從江”的愛心之旅。
新穎的課程設置,拓展孩子視野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志愿隊員們為孩子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國防、體育、歷史、地理、禮儀、心理健康等多樣課程的教學,還特地為當地上初中、高中的孩子們開設了補習課堂,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展孩子的視野,充實了孩子的暑期生活。
實地走訪調查,走進山區孩子生活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老百姓、孩子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志愿者們還不辭路途辛苦步行山路進行走訪調查,深入到每位學生家中,了解到當地孩子們的父母多半沒知識文化,大部分依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孩子們只能與爺爺奶奶在家,他們放學回家經常得幫助爺爺奶奶一起干各種農活和家務,生活條件很艱苦。馬曉岸和志愿者們還從縣教育局、剛邊壯族鄉黨委政府了解到,加么小學的孩子們分布在加么村、九星村、九郎村,加么片區的教育落后于全鄉平均水平,現在九年義務教育雖已基本普及,由于家庭傳統觀念、貧困等因素影響,有大半學生輟學回家或者去打工,甚至很多讀完初中就結婚了。通過了解到以上情況,馬曉岸感觸的說:“我們團隊已經在貴州做了一年了,每當看到這里的一切,我就覺得心酸,這里的孩子真的太需要幫助了,我與這里的孩子相處久了,對這里的感情越來越深,所以今年決定再次選拔隊員來貴州支教。”
“心靈郵箱”助山區孩子敞開心扉
馬曉岸說到:“根據去年來貴州做支教的經驗,每當我單獨和孩子們談心時,發現山區孩子的父母親平時都外出打工忙于生計,很少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孩子們有很多話埋在心里不知道跟誰說,也不敢對父母說,不敢對老師說,對我們哥哥姐姐倒是說了很多。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成長煩惱很多,心理問題突出,如果不及時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就會阻礙他們的學習。所以今年我們想在加么小學試驗一下,通過設置心靈郵箱,讓孩子們將平時不能對父母親、老師說的話,以寫信的方式來跟哥哥姐姐交流,希望能為孩子們排憂解難,希望能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做好鋪墊。”收到孩子們寄來的信件,志愿服務隊將用心理健康專業教育知識一一為孩子們解決心理問題,給孩子們一顆單純、快樂的心。
“曉岸”愛心圖書室,用知識改變命運
在具備豐富支教經驗的馬曉岸隊長的帶領下,今年支教志愿服務隊在來加么小學之前,就籌劃了在加么小學創建一個“曉岸愛心圖書室”項目,將籌集到的1000多本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嶄新圖書放在這個圖書室里給孩子們閱讀,豐富山區孩子們的課外知識,拓展孩子們的眼界,據馬曉岸說:“我們服務隊在今后會定期給愛心書屋送來更多嶄新的書籍,不斷充實孩子們的課外知識,讓孩子們有一顆求知的心,通過知識來改變山區孩子們的命運。”
“趣味運動會”激發孩子學習潛力
支教服務隊還給孩子們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為孩子們舉行了特殊的智力和運動結合的蒙眼敲鑼、螃蟹賽跑、 桃花朵朵開、托球跑、搶東西、10米手推車、兩人三足、無軌電車等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項目,獨樹一幟的做法,不僅讓孩子在益智活動中體會到快樂,而且激發了孩子們接收和學習新事務的潛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文藝晚會”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服務隊離開加么小學的前一天,在加么小學舉辦了“情系貴州、心系加么”湖北“曉岸”志愿服務隊貴州加么小學捐贈儀式暨文藝晚會,服務隊邀請共青團從江縣委員會副書記趙菁、剛邊壯族鄉黨委書記楊黔興等鄉黨委領導及各村村長、村民共同觀看表演。從捐贈儀式開始到文藝晚會結束的四個小時里,觀看表演的領導及村民一直認真的看著孩子們精彩的表演。晚會結束時,鄉黨委書記楊黔興激動的說:“看到孩子們的精彩演出,我真的很驚訝也很感動,這都是你們的努力和付出讓孩子們變得如此的活潑可愛,謝謝你們為我們山區孩子的教育所作的貢獻。”從江團縣委副書記趙菁親切的說:“你們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變化,前幾次我來看你們的時候,孩子們都不敢說話,今天又一次來到學校,孩子們都禮貌的叫我姐姐了。”加么小學校長梁紅旭說:“服務隊的隊員們剛來到學校時,看到的是一群羞澀的孩子,不會與人打招呼,而現在卻能勇敢地走上舞臺,原來連話都不敢說的小女孩,現在居然走上舞臺聲情并茂的表演,你們的到來給我們學校的孩子帶來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通過表演,讓一群羞澀的孩子敢于在眾人面前展示自我,找到自信,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孩子們的不舍 是我堅持的動力
離別時,來自五年級的壯族孩子楊金童、楊玉枝走了兩個小時山路來到學校特意為他們的曉岸哥哥送來兩袋自己家包的粽子,而三年級的姑娘孟子莨則抱著曉岸哥哥哭個不停,孩子們看著遠去的汽車久久不愿離去……馬曉岸說:“每次看到這樣真誠樸實、發自肺腑的言談舉止感動了我無數次,是我這么多年堅持奉獻愛心的動力,也是我堅持學習生活的明燈!”
據統計,此次“曉岸”支教服務隊們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3萬元的1000多本圖書、10000多個嶄新本子、文具、體育器材等物資。在捐贈儀式上,馬曉岸還把自己省下來的1000元錢捐給了10名品學兼優的孩子。
據悉,本次活動的“曉岸“志愿服務隊的14名志愿者是來自全國12所大學,他們在武漢集中后統一前往加么小學。“曉岸”志愿服務隊是由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馬曉岸于2010年創立,是一支曾被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武漢晚報》等國內十多家媒體爭相報道過且享受無數崇高美譽的愛心團隊,曾遠赴汶川、玉樹、雅安地震災區、寧夏、貴州、黃岡、五峰貧困地區開展志愿者活動,募集物資善款總計約25萬余元,也支助過很多貧困地區孩子們完成學業。(共青團從江縣委員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