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2月10日晚上8:30左右,岑鞏縣政法委接到玉屏縣政法委電話:朱家場鎮野豬窩村民到政府反應,天星鄉野牛山村尚姓不按省政府“4.6會議紀要”處理的規定,要在糾紛地名叫“人形”處葬墳。在接完電話后,政法委高度重視,陳群副書記立即打電話給天星鄉政法委書記楊政才,要求立即組成工作組趕赴野牛山村做好死者家屬和群眾工作,將墳改葬遠離糾紛爭議地,避免印發垮地州的群體性事件發生。地名“人形”處涉及邊界權屬糾紛多年, 2003年,省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劉福成牽頭,率省多家部門、黔東南州和銅仁地區有關人員及玉屏縣、岑鞏縣對應部門的相關人員實地進行協調,并作出《關于協調處理玉屏縣與岑鞏縣邊界糾紛問題要》),但由于處明顯偏袒野豬窩,因此,野牛山群眾一直不服。
當晚,天星鄉政法委書記楊政才、人大主席石登榮、林業站長伍政鵬及民警侯閏明迅速前往野牛山了解事情真相,做好群眾和死者家屬思想及穩控工作。據野牛山尚姓人說,按省政府的“4.6會議紀要”,下葬死者處也是在岑鞏縣的權屬范圍之內,整個尚姓群眾群情激動且不穩定。工作組就多次反復從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死者的家庭情況及對死者后人和寨人群眾的影響等多方做工作,群眾的情緒才得以緩解,并邀約朱家場鎮政府和雙方部分群眾代表于次日上山查看后再具體商議。楊書記一行深夜回鄉后,反復查看了2003年“4.6會議紀要”,為此次矛盾糾紛調解做充分的準備工作。
12月11日清晨,天星鄉工作組、朱家場鎮政法委書記王輝、副書記劉濤、派出所長郭平和部分了解情況的村民代表進行現場踏勘,根據《4.6會議紀要》及省政府工作人員勾勒的21個拐點,按現行狀況歸野牛山的權屬,按歷史狀況也是野牛山的權屬,死者安葬在此沒有任何權屬糾紛。但為了擴大激化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及時排除接連地區社會治安隱患,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大力做野牛山村民的工作,建議死者家屬另外擇地安葬。為此,工作組深入細致地做群眾工作,說服雙方群眾做出讓步,野牛山村民和死者家屬答應另行選址安葬。至此,一場可能引發群體性沖突的糾紛得到妥善化解,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楊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