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以前種地總認為肥料施得越多越好,不懂科學搭配比例,結果導致土壤結塊、肥效越來越差,聽了培訓課后才知道,施肥還有這么多講究,今后得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行生產了”。日前,在岑鞏縣天星鄉三崗村測土配方培訓會現場,村民代國安告訴筆者。
據悉,為科學引導農民施肥,該縣農業部門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個環節,建立“定地、定時、定做物、定化肥品種及施用量”的科學方法,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合理施用有機肥料,并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營養元素,以達到節支增收的目的。
據了解,該縣自2009年實施測土配方項目以來,每年投入70余名專業技術骨干,以課堂和現場的方式開展培訓活動,項目覆蓋思陽、大有、注溪等11個鄉(鎮)129個行政村,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0.2萬畝,發放施肥建議卡、明白卡、技術手冊64000余份,建立56家肥料營銷網絡,向農民提供配方施肥7500余噸,受益農戶5.24萬人。
通過項目的實施,該縣農民施用配方肥比例穩步增加,施肥科技水平普遍提高,每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進一步加快了傳統經驗農業向現代化精準科技農業轉換的步伐。(尚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