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全省上下開展同步小康創建活動中,牛大場鎮被列為施秉縣首批小康示范鎮后,鎮黨委政府依托優勢資源,力抓產業發展支柱后頸,集中力量實打“中藥材、烤煙、養殖”三張牌,為創建小康精品示范鄉鎮奏響富農增收小康曲。
一是實打“中藥材”牌。圍繞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稅增收”目標,著力在選育中藥材品種上提升、著力在規范化種植上提升、著力在培育本地經紀人上提升、著力在提供優質服務上提升的“三增四提升”這條主線,采取“黨員+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科技”、“支部+協會”等模式,引領廣大群眾進一步擴大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不斷提高了中藥材產業的綜合開發效益。2013年全鎮3600戶群眾共種植中藥材5.28萬畝,其中太子參4.6萬畝,預計產值達4.8億元以上。
二是實打“烤煙”牌。按照“東煙西藥、田煙土藥”的產業布局思路,牢固發展“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拓市場、以質量謀發展”的思想理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傳統種植產業烤煙。通過宣傳發動、技能培訓、入戶指導等形式,不斷提高了群眾烤煙種植技能水平,實現“三個上水平”(即:規模上水平、質量上水平、效益上水平)”目標,使烤煙產業成為牛大場鎮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2013年全鎮共有783戶農戶種植烤煙,已育煙苗105872盤,可供移栽面積13234畝,預計煙葉產量達3.105萬擔,年產值達3970萬元,戶均收入2.5萬元以上。
三是實打“養殖”牌。積極創優發展壞境,鼓勵和引進一批特色養殖,積極推廣科學飼養和良種繁殖技術,建立健全畜禽防疫和疫情防控網絡,不斷優化牲畜品種、畜群結構,疫病預防措施得到落實。通過“政府+合作社+養殖基地+農戶+科技”的運作模式,促進特色養殖業成為群眾創收增收的生態養殖亮點。目前,全鎮共培育肉雞、肥豬、七彩山雞等養殖基地52個,帶動850多戶群眾發展生態特色養殖,預計年養殖業產值達1800萬元,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楊志成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