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筆者于鄉間路上,隨時隨處都能看到煙田里三五成群的男女煙農,正在地里補苗、追肥、揭膜、培土、除草等等一系列的煙田管理。
筆者在岑鞏縣凱本鄉沈家灣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園看到園區煙葉長勢良好,綠油油的葉片遠遠看去已經遮住了泥土,一簇一簇的由煙農、學生和技術員三五人組成的煙田管護人員正在勞作。
“去年我純賺20多萬元,由于我種得多,要搶抓農時,不互幫互助我是完不成田間等管理的,我們這么多人,不僅是種煙主體,同時也是村里的互助隊。”煙農姚茂春說,“還有一種就是搶抓星期日,靠還沒上課的學生和縣、鄉的農技人員組成的互助隊幫忙。沒要是有他們大力幫助,我想就沒有岑鞏現在的連片種植及現代煙草農業了。”
筆者岑鞏縣在客樓、天星等鄉鎮同樣看到熱鬧的煙田管理場面。
“現在我們正在對缺株的補栽和弱株的追肥,對長勢偏弱的煙株適當增施偏心肥,還得根據煙苗長勢和天氣,揭膜、培土,清除雜草等。”種煙能手陳智告訴筆者,“今年我種了60畝,沒有他們這10多個人的幫助,靠我一個人做這些活又得搶天氣,我咋弄呀。”
技術員姚斌補充說:“補苗、追肥等,是促進煙苗早生快發,長勢平衡、防災減災等,我們堅持統防統治。我們技術員也組成了互助小組,包村連片到田間地頭,對全縣煙田補苗追肥、揭膜除草、防災減災、防治病蟲害等四個主要田間管理方式進行指導。”
據介紹,該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爭取項目資金、政府自籌資金、農戶墊付資金”的模式,加快烤煙種植 “基地化、產業化、公司化”同步發展。今年全縣實現烤煙種植5.5萬畝,在田間管理上,全縣技術人員組成了11支幫扶隊伍,各種煙鄉鎮也分別組織了若干只支互助隊,還有請零時工、鐘點工等等,構成了岑鞏縣煙田管理生機勃勃的農忙圖景。(楊元彬 陳步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