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
令人不解的是,美國海軍都給羅爾斯公司風力發電項目開了綠燈,為什么奧巴馬又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中止了該項目呢?奧巴馬所說的“威脅國家安全”有沒有具體的審定標準呢?
“國家安全是一個很難定量、衡量的標準,有很多模糊地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據外媒報道,在被叫停的風電項目附近,就有德國和丹麥的風電項目運行,美國政府卻沒有任何“安全關切”。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政府近來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舉措以及此次針對三一集團應用的法律,是受美國總統大選影響作出的政治舉措。”
而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看來,現在奧巴馬政府作出這個裁決,從大選政治的角度來看,并不完全對奧巴馬有利。“今年大選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就業。禁止外國人投資顯然是不利于就業的,也不利于美國經濟的復蘇,但是另外一方面,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美國的政治家難以決斷時,選擇強硬是不會失掉選票的。”梅新育說。
美國政府對羅爾斯公司的風電項目亮紅燈,除了打政治牌外,還涉及貿易保護問題。“當前許多國家都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名,行投資保護之實。”桑百川說,在他看來,中國對外投資的擴大,會引起其他國家市場的變化。就美國而言,一方面需要吸引境外投資者到美國投資,增加本國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又很忌憚中國的迅速崛起。因此在這種矛盾的心態和糾結中,美國就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三一集團在美國的風電項目實行投資壁壘。”
不僅此次風電項目遭到美國的貿易制裁,近來,中國的光伏產業和通訊產業也相繼在美國遇到“雙反”調查和“國家安全”調查。在一些專家看來,美國針對中國實施的貿易保護,主要針對的是高新技術和新能源產業,因為“他們懼怕中國的技術處于領先地位”。
以光伏企業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幾乎占到光伏領域47%的市場份額,而近年來卻江河日下,份額萎縮至7%,而中國光伏產業則憑借“產業鏈完整、配套產業齊全,綜合水平世界領先”占領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逐漸加重。但物極必反,過分的貿易保護主義對美國也是一種傷害。
“貿易保護并不僅僅打擊了中國,對歐美國家本身也是一種打擊。因為中國產品無論從生產的規模和質量都有保證,價格也相對低廉,歐美的消費者頗為受益。而貿易保護行為所保護的,其實是生產者的利益。他們的一些企業生產規模小、價格高,致使本國消費者的消費成本也會隨之提高。”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王亞星教授說。
中國企業應學會用法律手段維權
對于三一集團起訴奧巴馬是否符合法律程序的疑問,桑百川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從法律程序上來講是合理的。三一集團的兩位經理人在美國所投資的風電公司“羅爾斯”,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身是美國人。它是以美國法人的身份,按照美國的法律來行使權利,符合法律程序和規范。
另一方面,從被告主體的選擇上來說,將美國的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和美國總統定為被告也是合理的。因為這次是總統簽署了禁止投資的法令。而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本身也提出,三一集團在美國的投資項目影響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它僅提供了建議,而是否叫停項目,是需要總統簽字的。因此,被告主體既有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也有美國總統是合理的。
“這個命令是奧巴馬總統下的,不起訴他起訴誰呢。”三一集團董事向文波此言一出,外界就開始了這對場訴訟勝負的預測。
“從法理來講,這個案子的確存在勝訴的希望,美國政府的行政權和法院的司法權力是分開的,甚至和國會的立法權也是分開的,如果法院最終認定總統的行政命令違反了憲法,或者說某些國會通過的法律違反了憲法,從理論上來講,美國的法院是有權作出改正的。在理論上三一集團在這個案件上,是可能取得勝利的。”中國跨國訴訟專家郝俊波說。
在他看來,“起訴一開始我們已經取得了主要的勝利。”因為如果美方一調查我們自己就放棄了,那么我們可能永遠沒有一個公平、公開的程序來澄清自己。“通過法律訴訟,還可以擴大企業的影響。” 桑百川表示,奧巴馬以國家安全為名對投資項目下發禁令,在法律判決上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難度。要取得勝訴難度很大。但對于企業來說,維權的過程雖然艱辛,卻可以擴大自身的影響。
在他看來,三一集團起訴美國總統的意義還在于喚醒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維權意識。
“過去中國企業(在海外)往往任人宰割。我國企業開始行使法律訴訟來維護自身權益,對于中國企業的投資環境是一種正常、合法的維護過程,更能喚醒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維權意識。”
另外,在很多人士看來,中國企業需要更多熟知外國法律的人才,同時,應加強與外國法律人才的合作。“此次訴訟,三一集團聘請的是國外的律師。在國際貿易糾紛中,我國人才儲備不足,只能更多地選擇使用熟知國外法律的外國專家。”桑百川說。
針對三一集團董事向文波所說的“狀告奧巴馬是無奈之舉”的言辭,郝俊波認為,“我們以后其實也沒必要非得等到被逼萬般無奈才提起訴訟,作為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我覺得我們應該有自信、有信心用國際所公認的法律手段來解決在海外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央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