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姚瑤
創新,是企業及國家得以快速發展和穩定的動力和根本,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為改善工作條件、促進工作發展、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在不斷探索、創新,進行發明創造。吳斌,貴州電網凱里供電局下屬黎平供電局副局長,他從學生時代起開始研究發明,至今已擁有五項專利。
大學期間,擁有三項發明
吳斌在生活中不斷地觀察,在觀察中不斷地思考,在思考中進行創新。在就讀中國礦業大學大二期間,研讀了大量的機電及力學資料,研究電風扇設計,包括電機底座的設計,風葉葉片及轉向的設計,以及控制風向的裝置設計等,研究出“芳香式全方位送風電風扇”。
這種風扇能360度同時全方位扇風,在設計過程中增設了功能,使得風扇在扇風的過程中能吹出些帶有芳香味的水汽,解決夏天空氣干燥問題,又使得吹出的風帶有清香的香味,經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最終該電風扇模型獲得國家專利,拿到了第一個專利證書。

吳斌在研究偷竊電判定裝置(石仕貴 攝)
他的第二項專利是“磁筆”,該專利的設計原理是在筆帽和筆桿上分別固定有極性相反的磁鐵環,當筆帽往筆桿上套的時候,靠兩磁鐵的吸引力就能將筆帽和筆桿套在一起了,避免傳統筆帽里套管發生松動或者開裂等情況,使得筆帽和筆桿連接更為可靠和牢固,而且磁鐵還具有對人體保健功能。
第三項專利是為了解決大城市里日益增長的汽車數量導致停車難的問題而設計的。該專利名稱叫做“雙螺旋車道停車場”,該設計通過采用雙螺旋車道的方式,以地面為基準,采用螺旋結構往空中延伸,汽車可以停放在螺旋車道上,從而大量減少地面空間的使用,大大減少了土地使用面積。
吳斌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的這些“鬼點子”得益于大學教師仝永紅,仝老師曾說過:“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大發展是靠小創新一步步推動和積累起來的,不要忽視小創新,只要是對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創新,都值得鼓勵。”
嘗到了“甜頭”的吳斌告訴記者,乘勝追擊,多研究些適合電網的專利出來。
工作啟示,他的研究更加貼近電網
長期以來,竊電問題一直困擾著供電部門,雖然供電部門已從多方面加強了防竊電措施,但由于竊電手段層出不窮,給反竊電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出于職業敏感性,吳斌對不法分子偷竊電行為越來越關注,經常了解用戶偷竊電情況,對用戶偷電行為和方式進行分析和歸類,對現行不同廠家的防竊電設備及性能進行對比和分析。經過多次分析后發現,現行的防竊電設備還落后于不法分子的偷竊電技術。

吳斌在研究偷竊電判定裝置(石仕貴 攝)
為了更好地查處偷竊電行為,經過半年多的分析和探討,他撰寫的論文《電力行業竊電偵查系統設計探討》獲得了2008年中國電力聯合會防竊電論文二等獎。他在該論文的理論基礎上再進一步改進,通過多次設計,“一種偷竊電判定裝置”獲得國家專利,該裝置利用電量不平衡率等原理,綜合單片機、無線采集、智能控制等技術,從根源上實現對不同位置的偷竊電行為進行同時定位和管控,有效地減少偷竊電行為。該專利在2012年的貴州電網科技項目評比中獲得了專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