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扛起本土大旗 傳播傳統(tǒng)文化
記者:可以說,您的作品《苗家六月》、《今夜我不想離開》、《太陽底下是故鄉(xiāng)》、《我就在你身邊》和《我們心相連》等歌曲引起了諸多關注,獲得一致好評。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這樣的歌曲,對自己和對社會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鄭建安: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一般注重突出兩個重點,一是不遺余力的以流行元素為主線條輔以民族元素創(chuàng)作貴州題材的作品,因為我生在貴州、長在貴州,在內心深處對貴州、對黔東南有一種難于割舍的情愫,所以沒有理由不去歌唱貴州、歌唱黔東南;二是會更多的關注時事、關注社會、關注親情和關注友愛,自覺肩負社會責任,因為我覺得音樂作品一旦脫離了它在這個時代所必須依托的土壤,就必然會失去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除了《我就在你身邊》、《我們心相連》等公益歌曲外,最近我與搭檔黃昌松先生推出了一首反映貫徹落實工業(yè)強省戰(zhàn)略、國發(fā)2號文件和貴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主旋律歌曲《幸福起航》,同時我們?yōu)閺V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重癥支教女教師瞿光愛老師專門創(chuàng)作的勵志歌曲《真愛永遠》也即將出爐,希望瞿光愛得到大家更多的幫助,祝福她戰(zhàn)勝病魔早日康復!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在創(chuàng)作通俗歌曲的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元素的歌曲,可見您在傳播少數(shù)民族文化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條路走得怎么樣?有什么歡樂與辛酸可以與我們分享?

與著名形象設計色鐘唯、著名詩人毛夢溪、著名歌唱家穆維平、著名歌手卓定濤合影
鄭建安:黔東南是一個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和節(jié)日的故鄉(xiāng),有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挖掘、整理和傳承利用民族民間音樂,讓更多的人了解、傳播具有黔東南元素或貴州元素的原創(chuàng)歌曲,期待 “貴州風”作品早日能像“草原風”、“西藏風”等風格的作品一樣刮遍大江南北,這是我們的責任、義務和奮斗目標,不管這條路是充滿坎坷荊棘或陽光無限,我都會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堅定不移的和我的合作伙伴繼續(xù)走下去。截止目前,我總共創(chuàng)作了300余首不同風格的歌曲,其中大部分作品是描繪黔東南燦爛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民族習俗,為此,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凱里學院、施秉縣委縣政府于2011年分別為我舉辦了“今夜我不想離開”和“愛在山水間”個人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演唱會。

與小豆老師合影(上),與歌手雷艷、王興爵合影(下)
近年來,我和玉鐲兒、石與剛、黃昌松、楊長文等知名詞作家為凱里寫了《巴拉河之戀》、為黎平寫了《今夜我不想離開》、為雷山寫了《月醉西江》、為鎮(zhèn)遠寫了《永恒》、為臺江寫了《月夜戀歌》、為從江寫了《天下最美是從江》、為施秉寫了《隨心漂流》、為岑鞏寫了《我不是紅顏禍水》、為錦屏寫了《你在我心上》等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歌曲,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大苗山》、《一路西行》、《故鄉(xiāng)》、《苗嶺傳說》和《太陽底下是故鄉(xiāng)》等融合大民族元素的作品。這些作品有的被當?shù)嘏e辦的一些大型活動所采用,我們感到很欣慰和高興,因為我們的勞動成果得到了承認;但是有的作品即便具有了一定的傳播度和傳唱度、甚至在網(wǎng)絡上被瘋狂盜版也沒有被重視和采用,我們感到非常遺憾、無奈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