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文件),這是令全省人民歡欣鼓舞的大事,文件中明確提出支持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跨越發展,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這些好的政策,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建設美好黔東南,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受貴州人民廣播電臺委托,黔東南人民廣播電臺于2月17日對州委書記廖少華進行了專訪,廖書記就我州今后的發展思路和目標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在談到國發[2012]2號文件對于加速黔東南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時,廖書記說,國發2號文件是1990年以來首個從國家層面系統支持貴州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文件的出臺對我們貴州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在學習國發2號文件過程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國發2號文件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省改革發展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傾注著中央領導同志對貴州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了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關注和巨大支持,極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決心,為我們貴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強大動力。文件明確了支持黔東南州實施凱里麻江同城化發展,率先開展自治州轄區行政體制改革研究;建設黔東南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民族文化展演中心,等等,這些好的政策,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建設美好黔東南、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貫徹落實好國發2號文件,對于促進黔東南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提高全州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談到我州今后的發展思路和目標時,廖書記從五個方面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廖書記說,當前,全州上下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國發2號文件作為的重要的任務來抓,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抓好貫徹和落實。一是在深入學習討論研究的基礎上,1月30日州委第四次常委會制定了《黔東南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州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和空間布局,提出了投資重點、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專題規劃等任務,對我州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精神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們特別注意將國發2號文件精神與黔東南實際相結合,加強政策學習和分析研究,在學習研究基礎上用足用好用活國發2號文件的各項支持政策,努力把政策資源轉化為我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優勢。二是在學習貫徹國發2號文件精神中,我們注意密切結合學習貫徹省委栗戰書書記在全省“兩會”期間參加黔東南州代表團討論時對黔東南提出的“五個引領”發展的要求,不斷深化對州情的再認識,不斷深化對影響黔東南加快發展的重大問題的再研究,不斷推進各項工作的再落實,進一步理清全州的發展思路,堅持“發展、轉型、趕超、跨越”主基調,揚文化旅游之長,補工業化、城鎮化之短,進一步突出“工業強州、城鎮帶州、旅游活州”三個戰略重點,注意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研究制定了《關于堅持五個引領加快建設美好黔東南的意見》,不斷完善了加速發展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在工業強州方面,我們堅持生態引領工業,大力發展特色工業。堅持生態引領,對于黔東南來說,既有基礎更有優勢、既是必需更是選擇、既是責任更是方向。我們將按照市場需求導向、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轉型升級的要求,我們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工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資源開發于生態建設之中,融工業產業發展于生態建設之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實現工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和諧共生。引導工業企業向產業園區聚集,相互配套,集中發展,徹底擺脫過去那種“處處點火、遍地冒煙”工業經濟粗放型發展的路子,確保在發展經濟中最大限度地保護青山綠水,努力走出一條依靠科技進步、延長產業鏈條、降低資源消耗、優化生態環境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NextPage]
在城鎮帶州方面,我們堅持特色引領城鎮,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我們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鎮發展客觀規律,立足黔東南自然生態特色,凸顯地方文化和苗侗民族特色,加強城鎮風貌建設,打造綠色生態、環境優美的宜居城鎮,推動形成富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城鎮體系建設。做大凱里中心城區,加快凱里麻江同城化建設,盡快推動形成“規劃同籌、產業同鏈、市場同體、交通同網”的城市經濟圈。此外,我們還將規劃建設一批具有產業支撐、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重點小城鎮,打造一批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城鎮。
在旅游活州方面,我們堅持國際引領旅游,抓好旅游產業發展。我們將按照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區的戰略目標要求,以國際上公認的一流旅游目的地的8條標準為指導,積極探索特色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努力把黔東南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國際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區。積極搶抓省實施“六個一批”文化產業工程的重大機遇,著力構建“一核三圈多園”的特色文化產業格局。著力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質和內涵,大力發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促進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自然生態、休閑度假等特色旅游加快發展。圍繞“原生態黔東南”旅游品牌,實施旅游市場開發戰略,加大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盡快建設成為能容納上千萬人次的旅游核心區,積極創造條件申辦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在民生建設領域,我們將堅持民生引領,搞好社會建設。堅持抓民生就是抓發展,以民生促發展,以發展保民生,推進社會建設。按照“三化同步”要求,圍繞民生謀劃項目,積極謀劃產業發展,大力扶持就業容量大、產業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延長產業鏈,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基地和扶貧產業加工集群。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倍增計劃和品牌戰略,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努力形成種類豐富、特色鮮明、功能配套、服務規范的多元化鄉村旅游扶貧產業體系。大力實施“扶貧樣板”工程。大力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提高全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加大科技投入,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實施一批重點科技項目,加強集成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在對外開放方面,我們將堅持開放引領,抓好改革開放。對黔東南這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來說,進一步擴大開放顯得尤為重要。要牢固樹立大開放促大開發、促大改革、促大創新的理念,著力優化開放環境,加快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不斷提高改革開放水平。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基礎設施互聯共享,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構建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系,承接產業轉移,打造東西部合作示范基地。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平臺,積極參與東南亞、南亞等國際區域合作,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廖書記最后說道,我們將繼續積極搶抓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新階段扶貧開發、特別是國發2號文件支持貴州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歷史性機遇,緊緊圍繞“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奮力趕超、推動跨越”主基調,突出實施“工業強州、城鎮帶州、旅游活州”三個戰略重點,按照“堅持生態引領,發展特色工業;堅持特色引領,抓好城鎮建設;堅持國際引領,抓好旅游發展;堅持民生引領,搞好社會建設;堅持開放引領,提高改革開放水平”的要求,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時代要求的后發趕超之路,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加速發展、創新發展,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凌忠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