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所學校,兩名教師,150個學生。在貴州從江縣丙妹鎮偏遠大山深處的大歹村苗家山寨,有一所被苗家群眾親切稱為“夫妻學校”的山村小學。
一所學校,兩名教師
大歹村座落在從江縣縣城西北面20多公里的大山里,交通不便,山民生活艱苦。
大歹村小學就設在村口,學校有四個班級150名學生,只有兩個老師,一男一女,男的叫梁寧,女的叫石春梅,是實實在在的夫妻,被村民們親切地成為“夫妻學校”。因為這里貧苦偏遠,老師來了一茬換一茬。
在大歹村小學,梁寧和石春梅夫妻兩既是校長,又是為學生燒水煮飯的校工;既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又是留守學生的爸爸和媽媽。
由于沒有其他的老師,大歹村小學4個班150名學生的語文、數學、音樂、體育等課程,都是兩人一肩挑。
編制在縣城,崗位在大歹
1990年,17歲的石春梅從學校畢業后就開始了她的代課生涯,先后在新惑、老惑兩個教學點擔任代課老師,這一干就是20年。
2007年,從江縣對代課老師進行大整改,石春梅沒有競聘上,由此,她也失去了每月180元的收入,幸好學校需要人,石春梅就留在了老惑教學點,成為了一名沒有收入的代課老師。
2010年,在聽說大歹小學沒有女教師,女生入學率為零時,石春梅就主動申請調到了大歹小學。就在石春梅到大歹小學后不久,學校的另外兩名老師也由于種種原因調離了學校。
由于語言不通,石春梅為了能和學生家長交流,開始自學苗語,與當地村民一起勞動、一起聊天,以此動員他們送子女入學。
2011年的第一個學期就招的5個女生入學,到今年8月份這個學期又招得8個女生。在大歹村,這可是頭一次。
由于工作突出,石春梅今年被納入了從江縣城里的第三小學校的工勤人員編制,但她至今都沒有離開大歹小學。她自己也不愿意離開這里。她說,想這些山里的孩子。
妻唱夫隨,以校為家
看到妻子一個人管理學校那么辛苦,2011年,原本在丙妹鎮大融小學擔任副校長的梁寧,放棄交通生活條件優越的學校,主動申請調到了大歹小學,與妻子共同承擔學校的種種事務。
梁寧的想法很簡單,他說為了能提高大歹小學女生入學率,讓這些學生能夠走出大山,幫妻子一把為大歹村以后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為了讓貧窮的山區孩子都能接受教育,梁寧和石春梅走村串寨上門動員。一個暑假的努力,今年新學期大歹小學學生入學從2010年的60余人增加到150人。
大歹村村長代祥你說,石老師和梁老師到大歹來以后,幾乎每天都到村民家里動員學生入學,現在比以前好多了。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間生活,他還自己制作了高腳供孩子們玩耍,并教會了他們象棋、圍棋、跳繩、籃球、羽毛球等各種運動的玩法。夫妻兩已經與大山里的孩子產生了割不斷的深厚感情。
向大歹村“夫妻學校”的兩位老師致敬!(雨歌 鳳仙 立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