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身佩腰刀、肩扛火藥槍,岜沙男子漢奔放的苗族蘆笙舞,給“沿著歌聲走貴州”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的專家和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昨日上午,從江縣的岜沙苗寨。參觀完岜沙樹葬文化、祭東方儀式后,大家沿林中石板小道來到蘆笙堂。一路上,韓籍專家高光樹非常欣賞岜沙的樹葬文化,稱其為“中國最先進的殯葬文明”。
“搶新娘”,尼日利亞籍專家馬穆達“變”成了岜沙小伙,迎娶美麗的岜沙姑娘。看著美麗的姑娘為馬穆達戴上岜沙男子的頭帕,親密地遞上一杯香甜的米酒,讓許多在場的小伙羨慕,為什么“新郎”不是自己。
成人儀式上,岜沙老人手拿鐮刀輕輕揮動下,一名小伙的頭發一縷縷落下。“大膽”的土耳其籍專家厄茲江竟要現場嘗試,要求老人用鐮刀給他剃胡子。“真是太刺激了,不可想象!”摸著下巴剛剃過的地方,厄茲江說。
伴著鏗鏘的鼓點,岜沙男子跳起了蘆笙舞。騰訊網記者彭艷芳和韓籍專家高光樹告訴記者,侗族大歌是一種靜態的美,而苗族蘆笙舞讓人領略到的是熱情、奔放。
(曹源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