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地地震中逝去的英雄默哀致敬(圖)

在海地大地震中被埋的中國維和人員終于傳來了消息。中國國際救援隊總領隊黃建發(fā)16日宣布,中國國際救援隊已于北京時間16日16時30分和22時42分先后挖出兩具中方失蹤人員的遺體,救援人員仍在搜救其他失蹤人員。
在期待和祈禱了3天之后,我們聽到的竟然還是噩耗,我們要向為國家利益獻出生命的英雄默哀致敬。被埋的8名中方人員,在國內從事不同的公安工作,職務級別也都不相同。但是當他們被掩埋在廢墟中的時候,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從事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的中國工作人員。我們希望萬里之外生命的奇跡可以出現,并向所有駐外維和部隊和武裝警察人員表達敬意。
迄今為止,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9年年底的數字顯示,中國已累計派出14650人次維和官兵參與聯合國18項維和行動。同時,中國官兵所從事的維和工作,往往集中于危險度高、體力消耗大、矛盾錯綜復雜的地區(qū),派遣的隊伍也主要是工兵、維和警察和軍事觀察員。在近20年的時間里,已有3名軍事觀察員和5名士兵在執(zhí)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中犧牲。
這遠遠不只是中國為世界和平付出的代價。幾位前隊員在談及海地維和時也曾說,隊員們經常遭到冷槍的襲擊,而維和部隊又非常慎于使用武力手段。無論是中國工兵營的修路搭橋,還是維和警察的防暴安民,他們都經常處于被動而且危險的境地。此次地震,聯合國海地特派團的大樓更是未曾幸免。
有的時候,人們會覺得,遠離我們千里之外的海地,或者蘇丹,或者柬埔寨,究竟與我們何干?我們不去不行嗎?但是當我們轉動地球儀,就會發(fā)現,人類世界原本是同一種生命的集合。我們只是在避免親身經歷過的悲劇再度發(fā)生。
海地此震,國人感同身受,因為我們也曾經飽嘗過唐山、汶川的痛苦,有了這種痛苦才更感念異國的援助,國際社會的溫暖。其實,百年前,我們也曾經歷戰(zhàn)火,知道戰(zhàn)亂給一個社會帶來的不幸。那么如今中國有機會參與到聯合國維持和平工作中去,是在用自己的行為覺止百年前未曾逃避的噩夢。更何況,隨著中國的發(fā)展,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也成為了彰顯大國意識的形式。這既是主觀的愿望,也是客觀的要求。維持和平,本來就是一個高成本、高風險的工作;但它的成果卻能夠挽救許多人的生命,在國際責任和人道主義的天平上輕重立判。
其實維持和平是全世界的事業(yè)。除了中國以外,在此次地震中已有37名聯合國官員遇難,其中有4名維和警察、19名維和軍人和13名文職維和人員,僅巴西一國就占了11人。那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精英同時長眠在海地的廢墟中,正如他們共同出現在維和前線上一樣,他們的生命也和他們的使命一同光耀在戰(zhàn)亂陰霾的天空下。
在悼念第一位中國在海地遇難維和人員的簡短儀式上,一張圖片感動了很多人。一位救援隊員手持標語,上面寫著“戰(zhàn)友,我們接您回家”。如果這就是和平的代價,那么我相信對于大多數國人和維和警察來說,犧牲永遠不是一件值得恐懼的事情。我們只是祈禱,在日漸渺茫的時間中還有奇跡發(fā)生,讓和平的代價再小一點,讓悲傷再離我們遠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