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共同吶喊:"玉樹不哭、青海挺住、中國加油!"

地震后,玉樹縣大部分房屋化為廢墟
黔東南信息港綜合報道 (記者 廖強)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大地震,截止至20日上午10時,地震已造成2046人死亡,193人失蹤,12135多人受傷。
成片的房屋倒塌,無數的生命被掩埋,廢墟上,人們焦急的尋找著自己的親人,可找到的往往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尸體。孩子在哭泣、父母在哭泣、玉樹在哭泣、全國人民在哭泣。
可災難壓不夸堅強的中華民族,風風火火的救援行動已經展開,大批的救援物資第一時間送往災區;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親臨現場指揮救災;全國人民踴躍捐款、捐物,我們的心在這一刻緊緊的團結在了一起。
今日,是國務院指定的國家哀悼日,就讓我們在一同為死者悼念,為生者祈福,為玉樹早日從災難中站起來而努力。
玉樹簡介: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交通條件差

青海玉樹的地理位置

救援車隊需要穿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
鳳凰網報道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位于省境南部、州境東部,東與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毗鄰,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且由于玉樹縣面積很大,地廣人稀。6.7萬人居住在1.3萬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這個地方很多邊遠地方住的比較分散,離開縣城以后住的比較分散,有些可能在山上,高山上面,有些可能在峽谷里面。在救援過程中很容易分散救援資源以及生活物資。在當地救援物資缺乏、救援力量一時難以到達的情況下,給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
玉樹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點6621米。高原反應是抗震救災的另一大障礙。醫務人員表示在海拔高的地方,最怕感冒和厭氧性感染。這次地震與四川汶川不同,地震發生在高原地區,環境考驗嚴峻。“最好不要去,不然反給救援者增加麻煩。”醫務人員表示說,許多人不一定有高原工作、搶救的經驗,如果出現缺氧等情況,反倒會占用醫療物資。
玉樹地區由于地處高原、地理位置復雜、氣候等原因使得公路建設困難重重。因此現在到玉樹的交通非常不便,只有從格爾木和西寧方向,兩條公路可以通進去。路上車程都要十個小時左右。而且地震對公路破壞很大,加上目前到玉樹的車輛很多,救援物資、救援人員、媒體……讓公路上十分擁堵,運輸壓力很大。記者吉四六的西寧朋友打來電話,現在西寧出城堵死。所以,希望那些準備深入災區的人士一定要慎重,盡量讓救援物資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