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刺繡給生活添彩 三千婦女增收月入千元
貴州日報訊 “每年從我手中轉銷到各地市場的刺繡背帶就有2000多床。”1月8日,忙于在紅色綢緞布殼上繪畫刺繡紋樣的榕江縣寨蒿鎮三洲村婦女楊昌英對記者說,做刺繡既能找到少女時代的樂趣,又能賺錢。
寨蒿鎮是榕江縣民間刺繡藝術發展最早的鄉鎮之一,女孩子10多歲就學刺繡,為自己準備嫁妝。
2006年,從事服裝生意的楊昌英從消費市場和地方現狀中看到了商機,經多次到凱里、都勻、黃平等地考察市場,她決定發動本村婦女做背帶刺繡,她負責跑銷路找市場。由于當地刺繡技術精湛,深受顧客青睞,銷路很快被打通,姊妹們嘗到了甜頭,楊昌英也獲得不薄利潤,刺繡文化產業在寨蒿鎮三洲村悄然形成,并迅速向周邊地區擴展。
“現在老板要求我們根據顧客訂單的價位趕貨,少的一床100多元,高的一床1300多元。”從事背帶刺繡多年的老鴉村姚長芝大姐說,她除了做家務、看管老人小孩外,一個月能收入1500多元。
寨蒿鎮政府副鎮長龍桂洲介紹,目前該鎮有背帶刺繡中間商6人,刺繡從業婦女3000多人,樂里、朗洞、崇義、忠誠以及黎平縣尚重等鄉鎮婦女也給她們供貨,刺繡文化成為寨蒿鎮及周邊地區留守婦女增收的一項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