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之城”呼之欲出
據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12月13日,古樸的鎮遠府城老街上,張繼林醫生興中街上的中藥店開門迎客。鎮遠縣文化產業公司出資裝修門面,鋪面門窗貼有仿古雕花,店鋪以仿古的樣式整體設計,并與本地能人張繼林共同經營,竭力打造成承繼古城傳統的風向標。
以此來觀察鎮遠縣正在大力實施“文化旅游興縣”戰略,就是要以發展文化產業為切入點,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實現文化旅游跨越式的發展。據統計,2010年1至7月,全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4.2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171.68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2%和26.1%。
“文化產業是鎮遠文化旅游工作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鎮遠縣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段文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鎮遠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燦爛,山水秀美,歷史文化資源富集,有著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啟動這些文化資本,就有可能迅速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這是鎮遠實現文化旅游跨越發展的突破口。
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形成文化產業的基礎。鎮遠縣委、縣政府投入大量財力對鎮遠歷史文化遺跡進行整體性規劃和保護。近年來,先后投入上億元資金用于古城的保護和修復,幾十處文物古跡得以搶救和維修,20余個古民居相繼修復完畢,100多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得以整理和保護。
鎮遠過去的石板街貫穿著古巷道、古碼頭、孔廟、周公祠以及上百家茶樓、客棧、酒樓和其他各種林立的商號,早在明清時期便聞名全國,是鎮遠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近年來,許多外地客商涌入鎮遠,給鎮遠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但這些客商開創店追求現代化,面缺乏歷史文化內涵,可能會使石板街喪失古色古香的特點。針對這些問題,鎮遠縣歷史研究會、鎮遠文產辦、文產公司重開古城老字號店鋪,帶頭恢復一些古藥店、古玩店、木雕店、書畫店等。這些古店鋪,在外觀上盡可能重現明、清風貌,體現古韻味。現在這條全長約1000米的古街,濃縮了鎮遠過去生產生活和商貿的精華,充分展現了鎮遠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在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鎮遠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投入了大量發展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經過調研、論證,鎮遠縣確定在城內開展水上體驗游和水上觀光作為縣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把鎮遠古城打造成“夜游之城”。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鎮遠縣文化產業破繭而出,花蕾綻放。工作涉及圖書出版、影視作品制作、店鋪經營、水上交通和陸路觀光車經營等領域。該縣文產公司僅水上游項目年營業額就可達到120萬元。“古城水上游”成了鎮遠新開發旅游項目中最具影響力、吸引力的一張品牌。夜游氵舞陽河,幾乎成了鎮遠游客必選的項目。原來冷清靜靜的氵舞陽河,變成了游船穿梭,歌聲飄揚的水上樂園。
“借助平臺唱好戲”。兩年來,鎮遠縣文化產業公司借助縣委、縣政府搭好的文化產業發展平臺,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根本,為適應迅速發展的旅游業市場的需要,推出集文化與旅游為一體的精品力作:出版包括《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傾聽鎮遠的悠長回音》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書籍;與貴州電視劇制作中心合拍,由著名演員尤勇主演的30集電視連續劇《和平村》已經在浙江橫店殺青;依托鎮遠日漸火爆的旅游市場,借助黔東南第四屆原生態藝術節在鎮遠舉行的春風,實行“引進來”的辦法,投資3000多萬元,排練了3臺場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藝精湛、格調高雅戲。
鎮遠縣還請來北京著名導演林海,策劃編排了戶外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歷史舞劇——《水舞太極,千年鎮遠》,用史詩般、風情畫般的文藝表演,為觀眾描繪出西南邊城鎮遠的滄桑變化,它既是“中國·貴州·凱里·原生態藝術節”開幕表演節目,也是今后旅游演出的保留節目。
目前,為了加速鎮遠文化產業發展對“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鎮遠縣文化產業公司已經出爐詳細的“文化產業園”立項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