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科技特派員引領特色產業發展
科技日報訊 科技特派員肖利珍創辦的黎平縣珍禽生態養殖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全縣侗族等各族群眾400多戶農戶(其中近300戶婦女)走特色養殖致富的路,去年出欄小香雞等70余萬只,戶均增收上萬元。
早春2月,出黎平縣城20多公里,在梧寨村樹林茂密、山溪流淌的一個舊校舍里,科技特派員肖利珍正忙著和家人、員工一起,在平整家禽養殖示范基地的路面、場地。
據同行的縣教育與科技局劉康瓊副局長等介紹,年近50歲的科技特派員肖利珍,利用黔東南黎平縣侗鄉山寨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無污染飼料資源,2007年從凱里市帶著技術和資金,在縣科技辦等部門的支持下,在雙江鄉辦起家禽生態養殖場,養殖的特色小香雞、七彩山雞等北銷貴陽重慶南下廣州福建,成為當地侗族等各族婦女的致富領頭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一批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貴州黎平縣的侗鄉苗寨,采取創業示范、合作創業、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科技服務等方式,以服務“三農”為主題,圍繞全縣兩茶(茶葉、油茶)、有機農業、中藥材、特色養殖業等支柱產業,積極開展科技支撐、科技服務和科技示范,推動了農村科技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民增收。
去年初,縣科技辦根據黎平縣“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和產業建設需要,選派肖利珍、陳祥坤、林其良、吳昌廉、郭益中等37名科技特派員,帶著資金與技術,進駐德鳳、高屯、中潮、水口、敖市等18個鄉鎮300個村(場),采取承包、技術入股、實體創業等模式,在優質茶葉苗木培育、生態茶園建設管理、茶樹病蟲害防治、茶葉加工及產品開發、茶葉品牌培育與市場開拓、中藥村基地建設、有機農業開發等方面作出技術示范與引領。
為確保科特派創業示范行動的順利推進,黎平專門成立了縣科特派辦公室,與37名科技特派員簽訂了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工作目標責任書,并對科特派進行業務和政策培訓。2011年,黎平縣投入科技經費20萬元,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當年,科特派實施科技開發項目12個,創辦企業9個,組建合作經濟組織10個,建立科技特派員信息服務平臺1個,推廣新技術5項,引進新品種10個,培養和帶動下一級科技特派員20人。這些科技特派員在創業行動中,投入創業資金5600萬元,實現產值14000萬余元,帶動產業增效8000萬余元,科技特派員自身收入10—15萬余元,助農增收1000萬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