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名寧波城里孩子在貴州“吃苦”體驗記(圖)
第二天,招待兩個女孩的,照例又是一個菜——她們在文文家吃了五頓飯,餐餐都是同一個菜:一鍋由豇豆、大白菜、臘肉等食材煮成的大雜燴,“很不好吃,臘肉也是又咸又硬,咬都咬不下”,后來實在沒辦法,兩個女孩只能“湯拌著飯,勉強咽下幾口”。陳依陽說,其實臘肉是這個家庭為了專程款待她們兩個才拿出來的,“我不敢想像,文文平日里吃什么?”
文文很勤快,“一天到晚看到她在忙碌”,洗衣服、做飯、燒水、掃地……看著這個瘦瘦小小、不斷忙活的身影,錢崢心里挺不是滋味。好幾次,她都想奪下文文手里的掃把,大聲地對她說:“來,我來幫你。”但是,每次她都縮回了手。錢崢在談及當時的感受時說,“這個倔強的小姑娘,似乎生活在我所觸及不到的世界里。在那個環境下,即便是說一句話都顯得那么唐突。她看上去實在是太強大了,似乎一點都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事實上,在錢崢眼里,文文有些敏感,大多數時候,她不愛說話,而是怯怯地看著你。讓錢崢印象深刻的是,在這個家,文文和爺爺、父母、弟弟共用一條毛巾,這在錢崢看來,實在有些不可思議。而文文當初看到錢崢和陳依陽從行李箱里掏出兩條毛巾,吃驚地問:“難道毛巾還要一人一條嗎?”
聽著這話,錢錚她們心里“怪難受的”。事實上,她們總想給這個小姑娘溫暖,卻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錢崢也曾問過文文有什么理想,文文說:我想當醫生。“其實文文從沒走出過下司鎮,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但是,她深知“知識能改變命運”。所以,只要一有空,“她都會拿起書”。
臨離開前,錢崢和陳依陽去集市給文文的家人買了禮物,“其實這些禮物不過是十幾元的鞋子、褲子、手表而已,但在文文看來,這些東西已經很奢侈了。”陳依陽告訴記者,對于文文,她們所能做的并不多,“禮物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錢崢說,盡管在文文家只住了兩天兩夜,但回來后,自己終究有了些變化。“比如,現在會把碗里的飯吃得一粒都不剩”,而從不做家務的她,也開始幫母親刷刷碗、洗洗衣服。母親欣喜地看到女兒這些細小的變化,她對女兒說:“也許你真應該多去去這樣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