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丹寨縣針對基層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陣地功能作用,暢通民情反映渠道,在全縣范圍內打造“民情牌”,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著力提升服務群眾滿意度。
建立民情接待室。在全縣91個村(居)設立“民情接待室”,承擔收集民情、解決糾紛和信息咨詢工作,為基層群眾提供信訪接待、糾紛調解、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服務;實行現場辦公制度,對能夠協調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對需要上級或多部門研究解決的,講明原因,限時辦結。目前,已接待群眾7.3萬余人次,提供各項咨詢服務30000余人次。
建立民情“e”站。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等信息互動平臺,建立民情微博、民情微信、民情QQ群等溝通平臺,安排專人通過每日發布政策信息、黨務工作、補貼發放、就業指導等36項惠民內容,推動互動平臺與工作實踐“聯姻”。先后發布工作要點和信息3500余條。基層群眾也可以通過網上留言、微信回復、發送電子郵箱等方式,反映意見及建議。
建立民情信箱。在村活動室、自然寨等人群集中地方,安裝民情信箱。可通過匿名書寫信件的形式,向村黨支部提出意見及建議,安排專人負責開箱取件,并記好民情登記冊,根據群眾反映意見的類別,進行分類辦理。每月召開一次民情懇談會,由村黨支部書記將辦理情況進行答復和反饋,接受群眾的監督。目前,共收集歸納梳理各類建議312條。
建立民情連心卡。將包村領導、駐村干部和村(居)干部的姓名、單位、職務、業務專長、聯系電話、監督電話等信息制作成聯系卡,發到每家每戶,方便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隨時與駐村干部取得聯系。同時,將各便民服務站電話登記在卡,群眾可以直接撥打所需幫助的部門,解決實際問題。目前,共發放“民情聯系卡”3.5萬余份。
建立民情熱線。設立“民情呼叫中心”,開通“民情熱線”和“書記縣長交流平臺”,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聽電話,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按照“即辦件、承諾件、上報件、建議件”辦理制度,記錄好來電人反映的具體問題,及時進行幫助。對于來電中具有苗頭性、突發性的信息,進行及時上報。(黔東南州小康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