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即將進入現場登記關鍵階段,您準備好了嗎?上午,省暨合肥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宣傳月啟動,從2014年1月1日起,合肥的普查人員將佩戴統一的普查員證,手持“新式武器”電子采集設備PDA,對全市的普查對象進行入戶登記、單位空間定位和基本信息核實,并拍攝相關證件照。而所有的普查信息將不會用于普查以外的用途,因此廣大市民不用擔心信息泄露。
登記內容 企事業和個體戶不太一樣
“這次普查我省需調查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40多萬個,個體經營戶270多萬戶,僅合肥就有5000余名普查員。”安徽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濟普查實行在地統計,以社區和村民委員會為普查區,由普查員上門登記。此次經濟普查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正式普查入戶時間為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
此次經濟普查涵蓋了全市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即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組織和個體經營戶都屬于經濟普查的范圍。普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資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而對于個體經營戶而言,則主要涉及個體經營戶的基本屬性和從業人員等。
據了解,為了取得個體戶的數據,還將抽取一定比例的個體經營戶由國家調查隊配套進行抽樣調查,這部分調查對象將補充營業收入、付給雇員的報酬及繳納的稅費等指標。
最大亮點 手段“電子化”數據“立體化”
與以往歷次普查相比,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從組織方式、數據采集方式、工作流程、調查方式等方面實現了許多重大改進與創新,最引人注目的變化就是普查登記手段上的重大變化。
以往普查,普查員上門登記時會拿出一份長長的紙質表格,每個指標逐一詢問記錄,完成普查后,人工錄入計算機匯總上報。此次普查將會用上“新式武器”數據移動采集終端設備(PDA)。該設備具有拍照、數據錄入、地圖加載、GPS定位、網絡無線傳輸等多種功能。
合肥市經普辦的工作人員表示,PDA設備在合肥的使用是首次,全市按分區共配備了2000多臺PDA設備。使用該設備實現了拍照到上傳的一步走流程,直接減免了人工錄入數據的錯漏,也省去了過去省市兩級層層數據的上報過程,直接傳送到國家統計中心,防止了數據的更改。
而且,這種設備頭腦還挺“聰明”,能對普查單位空間位置進行GPS定位并自動記錄登記時間,全程跟蹤普查現場調查工作,確保普查范圍的完整性和普查對象的不重不漏。
一線心聲 掃街累不怕盼調查對象支持
廬陽區的普查員楊女士告訴記者,入戶登記需要逐戶上門去統計,因此要一層層地爬樓梯,有電梯也不方便去坐,這種“掃樓”拉近了普查員與調查對象的距離,保證了能獲得第一手的真實數據。“其實再怎么累都不怕,就是希望今后企業商戶們在上門登記時給予更多理解,共同把普查數據弄準確,為五年一次的普查盡份力。”楊女士表示。
“出租車經營企業如何登記?”“馬路邊的早餐車在哪登記?”“流動攤販、大排檔小攤點要不要登記?”……市經普辦的工作人員還介紹,在前期核查的過程中,一線普查員發現其實大伙挺關注普查的事,這方面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因此普查員要對政策非常了解,要隨時為市民們進行詳盡的解答,對于一些不了解的情況,會立即反饋經普辦及時給予解決答復。
什么是經濟普查?
答:經濟普查是指國民經濟第二、第三產業經濟總量、結構、分布和效益的普查。經濟普查起源于工業普查,2004年,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調整周期性普查項目的通知》,將工業普查、第三產業普查、基本單位普查合并,增加建筑業普查,統稱為經濟普查,經濟普查以企業事業組織、機關團體和個體經營戶為對象。2004年,國務院決定開展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今后每10年開展兩次經濟普查,分別逢3、8的年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