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新京報》報道,醫藥行業為例,雖然大部分醫藥企業未披露“招待費”一項,但從僅有的幾家數據看,醫藥企業的招待費占比與建筑行業接近。
營收規模居前的云南白藥,2012年招待費用3727萬元,與營業收入之比為0.27%;華潤三九這一數據比例也高達0.29%;同仁堂的招待費比例較低,去年其招待費為1329萬元,與營業收入之比為0.18%。
因高額“會務招待費”飽受質疑的還有仟源制藥,被投資者戲稱為“搬運工”。
據《京華時報》報道,2012年報,仟源制藥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36150萬元,凈利潤2580.1萬元。而公司同期業務招待費為613.8萬元,2011年為333.6萬元。招待費與營業收入相比,占比為1.7%,與凈利潤相比,占比為23.79%。
公司回應稱,“控股子公司采用的是自主推廣的銷售模式,費用會相對高一些。”同時解釋,“2012年招待費增加較多是因為公司合并了海力生制藥,同時由于國家抗菌藥物政策調整,公司為加強營銷業務招待費用也有所增加。公司業務招待費超過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部分已調整了納稅所得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
但有投資者質疑,“公司收入3.6億,凈利潤2580萬,招待費也高達610萬元,相當于全年凈利潤的24%;會務費1000萬,相當于全年凈利潤的39%;運雜費1300萬,相當于全年凈利潤的50%。做股東沒讓你們請一頓,沒開過一次會,請問你們招搬運工嗎?”
Wind數據顯示,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中,逾九成公司招待費與營業總收入相比,占比小于1%;招待費與凈利潤相比,占比超過20%的公司不足5家。(劉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