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6月下旬,榕江在多輪強降雨的沖擊下,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災,“村超”球場被淹、城區洪水肆虐、群眾損失慘重……面對險情,江古鎮聞“汛”而動,迅速組織人力物力馳援榕江,用實際行動詮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

7月1日早上6:30.江古村村民管文祥將自己精心喂養的10頭生豬送上了前往支援榕江的貨車,成為此次救災行動中一抹溫暖的亮色。作為村里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管文祥憑借多年積累的養殖技術,將豬場經營得有聲有色。得知榕江災情后,他毅然決定將即將出欄的生豬全部捐贈:“洪水沖得走財物,沖不散人心。這些豬是我的心血,但現在災區群眾更需要。”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村民也紛紛表示愿意為災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后方心系前線,支援待發;前線晝夜奮戰,毫不松懈。在榕江縣城的災后重建現場,來自江古鎮的5人支援小隊已連續奮戰7個晝夜,在惡劣的環境中,他們全力搶通街頭巷尾主干道,日均工作時長超12小時。“看到滿目瘡痍的城市和受災群眾,我們心里也難受,就想著多干點、干快點,讓城市盡快恢復原來的光彩。”支援小隊隊長譚家政擦著汗水說道。截至目前,該小隊已協助安置轉移群眾40余名,清理主干道1條、巷道4條、社區一個,為榕江災后重建注入堅實的“江古力量”。
如今,榕江縣的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相信在全社會的攜手努力下,榕江定能早日撫平創傷,重現“村超”賽場的激情與光彩。
(譚秋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