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團伙洗錢手段層出不窮,利用跑分平臺+數字貨幣洗錢逐漸成為當下電信詐騙資金結算的手段,USTD(泰達幣,簡稱“U幣”)被稱為“危害最突出”的電信詐騙洗錢幣種,即通過買賣方式將“黑錢”兌換成U幣后再轉賣出去,以此模糊“黑錢”的去向。近日,紅花崗區人民檢察院就辦理了一起利用U幣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案件,涉案犯罪嫌疑人牟某甲被依法批準逮捕。
“黑錢從哪兒來”
2022年12月,張女士在瀏覽網頁時,被一則“不要征信也可以輕松貸款”的廣告所吸引。由于“囊中羞澀”,張女士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點進了該廣告,隨即網頁跳轉到另一個界面,稱“輸入手機號即可貸款20萬元”,張女士便按照網頁提示輸入了手機號碼,接著下載并登錄了APP,輸入銀行卡號,在張女士以為貸款即將成功時,網頁突然彈出提示其銀行卡被凍結,需要進行解凍,此時的張女士還未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詐騙分子的圈套!為了解凍10萬元的貸款額度,張女士東拼西湊繳納了3萬元的保證金,但事情到此還沒結束,客服繼續跟張女士說充值的錢又被凍結了,要再交13萬元保證金才能解凍......“心有不甘、再試一試......”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短短三小時,張女士最終被騙轉賬達10萬余元!
網上貸款、刷單掙錢......各種詐騙套路層出不窮,像張女士一樣被騙的人還有很多,本案中查實的被害人就有7人,被騙資金共計40余萬元。
“黑錢往哪兒去”
像張女士一樣被騙的人,他們的錢都去哪兒了?涉詐資金是“黑錢”的一種,當“黑錢”轉入詐騙上游團伙的一級銀行賬戶后,由專門的團伙成員將“黑錢”轉入二級銀行賬戶,再由專門取現的人負責將二級銀行賬戶內的“黑錢”取現并存入指定賬戶,而后通過虛擬貨幣交易渠道將“黑錢”轉換為U幣,再提幣到指定收款地址(虛擬貨幣收款賬戶),由另外一伙人將指定的U幣賣出,整個過程快速且難以追蹤,加之上下游的人員沒有直接聯系,由此實現“黑錢”變“白錢”。
幫助“黑洗白”捕!
本案中的牟某甲一直以來都在購買U幣,有相應的渠道,正是基于這個便利,其兄牟某乙(已判決)在組織團伙到遵義進行洗錢犯罪時,要求牟某甲幫助尋找銀行卡用于接收犯罪資金,并安排牟某甲以購買U幣的方式將犯罪資金進行洗白。經查,2022年12月,牟某在明知其哥哥要求自己尋找銀行卡用于轉移違法犯罪資金的情況下,仍提供三張銀行卡為接收其兄從事跑分所取現的不法資金,然后通過購買U幣的形式,將不法資金換成U幣,再通過專門交易渠道將U幣轉至指定收款地址,由此將“黑錢”洗白。
牟某甲及其兄牟某乙的行為均已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紅花崗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牟某甲批準逮捕,其兄牟某乙已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U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能在國內市場上流通使用,也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目前不法分子利用U幣實施各類犯罪多發、高發,特別在洗錢犯罪中已成為“黑金通道”,廣大市民切莫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