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冷空氣持續(xù)影響,11月28日08時至12月1日08時,貴州省自東北向西南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大幅下降,82縣氣溫降幅超過8℃,54縣降幅超15℃,12縣降幅達20℃以上,黔東南黎平降幅達24.6℃,全省79縣最低氣溫低于4℃(其中有53縣城最低氣溫在0℃及以下,萬山-5.5℃最低),達到寒潮標準。
11月30日08時至12月1日08時,全省普降小雨,中雨有4個觀測站,小雨有2274個觀測站,鄉(xiāng)鎮(zhèn)最大為赤水市寶源16.6毫米。共22個縣出現(xiàn)降雪或雨夾雪,主要集中在中東部的銅仁、黔東南、貴陽、黔南等縣市,共15個縣(市、區(qū))出現(xiàn)凍雨天氣,主要出現(xiàn)在貴陽、畢節(jié)、銅仁部分縣市,貴陽、畢節(jié)共9縣市出現(xiàn)電線積冰,最大電線積冰直徑為開陽縣30毫米(含電線直徑26.8毫米)。
據(jù)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陰天有小雨,中部一線有凍雨,東部地勢高處有雨夾雪。省氣象局維持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狀態(tài),將密切跟蹤天氣演變,并及時報告最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寒潮來襲,從“大暖”到“大冷”!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這幾日,寒潮天氣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qū),多地出現(xiàn)劇烈降溫、大風和大范圍雨雪天氣。受強冷空氣影響,貴州自北向南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大幅下降,多地跌至冰點。
從前兩天的“大暖”到這兩天的“大冷”,反差非常大。圍繞讀者朋友們關心的話題,據(jù)貴州省氣象臺首席氣象專家杜小玲分析了此次寒潮有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冷空氣影響范圍廣、降溫劇烈。強冷空氣11月28日夜間自銅仁方向進入貴州,30日影響全省。兩天時間全省出現(xiàn)劇烈降溫,有63縣市降溫超過20℃,20縣市降溫為10-19.9℃,最大降溫幅度出現(xiàn)在
鎮(zhèn)遠縣,達29.5℃;
二是氣溫跌至冰點附近、雨雪天氣伴隨。截至12月30日18時,有12縣市最低氣溫降至0℃以下,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銅仁市萬山區(qū),達-3.3℃。同時,東部有8個縣市出現(xiàn)雨夾雪。隨著氣溫繼續(xù)下降,30日夜間0℃以下范圍還將繼續(xù)擴大,中部一線將出現(xiàn)凍雨或雨夾雪。
氣溫迅速由高轉低,為何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杜小玲進一步分析,因為此次冷空氣來源于極地,經俄羅斯進入蒙古國后冷空氣中心強度不斷增強,進入我國后造成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前期氣溫異常偏高,溫差加劇。11月27-28日貴州連續(xù)兩日最高氣溫均在20℃以上,最高到達34.8℃。強冷空氣進入貴州后,氣溫迅速降低,才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
寒潮來了,氣溫跌至冰點!專家支招這樣保護農作物——
11月28日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寒潮天氣自東北向西南影響貴州,造成劇烈降溫,并伴有凍雨天氣。截至12月1日08時,貴州省有53縣城最低氣溫在0℃及以下,萬山-5.5℃最低。
此次寒潮天氣范圍廣、降溫幅度大。農作物如何防寒防凍,記者就此采訪了省山地環(huán)境氣候研究所工程師譚文。
譚文介紹,首先要及時搶收已成熟的蔬菜、柑橘類水果、食用菌等,防止因劇烈降溫或低溫災害影響品質和產量。掛果較多的果樹應提前做好支撐加固,以防大風造成損失。羊肚菌種植應停止催菇并注意保溫,香菇、平菇、黑木耳等暫停補水,減小影響。
其次,加強設施農業(yè)和畜禽圈舍防寒保暖。溫棚、圈舍要提前做好檢修、加固,及時檢修電路,防范負荷過大影響生產。設施大棚在降溫前要密閉棚門、壓好裙膜、拉緊壓膜帶,合理采用多層覆蓋保溫措施。及時啟動圈舍的保溫措施,適當增加飼料和喂食次數(shù),以提高畜禽的防寒抗寒能力。
再次,加強油菜、蔬菜等在田作物田間管理。在田作物在降溫前可采取中耕培土等方法護根防寒;有條件的地區(qū)可用秸稈覆蓋廂面增溫保水,減輕凍害影響;適當增施暖性農家肥有機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最后要加強災后生產管理。持續(xù)低溫天氣后,各地要根據(jù)在地作物的苗情及時追肥,清除受凍葉片,做好病蟲害防治,適時對大棚進行通風,促進作物恢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