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勤入戶,善溝通,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全校結對幫扶干部每月深入群眾家中2次以上,對聯系群眾開展實地走訪,仔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與群眾打好“感情牌”,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就醫看病、子女入學、務工就業等困難和問題,防止返貧現象發生,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解疑惑,重宣傳,解決群眾所思所憂。向群眾宣傳講解鄉村振興等黨和國家的政策知識,解答群眾困惑,讓群眾及時享受到相關政策紅利。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宣傳,動員群眾按時接種新冠疫苗,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核酸檢測和報備程序,切實加強自我防護。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嚴格遵守森林禁火令,確保安全生產。

出資金,助發展,助力群眾產業發展。根據翁西村產業發展優勢和群眾產業發展意愿,每年投入資金3萬余元幫助翁西村群眾發展稻田養魚項目,為群眾免費發放魚苗1400余斤,發展稻田養魚300余畝,增加了群眾生產收入,群眾生產積極性大幅提高。

把實情,辦實事,解決群眾所需所盼。及時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得知翁西村群眾飲用水管道破裂,群眾發生了飲水困難后,學校及時與縣水務局對接,共同為翁西村解決了水管1200米,水泥3噸和其它材料問題,讓飲水設施得到有效維護,及時解決了群眾飲水困難問題。(王世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