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春暖花開,新茶吐綠
高碑茶葉經過多年的沉淀發展,在種植、加工技術等方面歷經多次革新和提升,如今,茶葉品質更佳,消費群體趨于穩定。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引領下,高碑茶葉的發展穩步向前。

剛采摘的新茶
“今年我們種了3個品種,我們的品種多樣化,針對需求不同的消費者,在銷售上主要是依托舞陽河的旅游資源、各幫扶單位和中投公司的資源,把我們的茶葉向外推銷。”施秉縣宏青茶葉公司負責人張喻說。

生長在施秉縣高碑湖畔的王家山茶葉也迎來了今年的首采,在陣陣歡聲笑語、綠葉紅妝相映下,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畫
近年來,施秉縣高碑村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通過“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旅游+產業”等模式,推動茶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我從小便采茶,現在看到家鄉這邊茶葉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心里面也很高興,家鄉父老鄉親們、兄弟姐妹們都可以來這邊采茶,可以補貼家用,大家都很高興。”當地務工群眾吳菲菲說。

新茶采摘中
目前,高碑古樹茶有80余畝,新茶田有300多畝,進入采收近200畝,新芽一斤按25-30元回收,春茶一季勞務投入預計20萬元。2021年,該公司實現收入40余萬元,茶葉種植成為當地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聚寶盆”。(作者:楊健 彭剛 龍金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