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2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2022年
凱里學院第19期苗繡培訓班在
凱里學院正式開班。經過前期層層選拔,嚴格資格審核,共有40名來自貴州各地的學員進入培訓班學習。
本次培訓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凱里學院承辦。本次培訓班師資根據培訓目標和任務聘請省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專家教授、工藝美術大師、行業名人和產品設計教師等擔任。在為期1個月的培訓時間里,將圍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的傳統手工技藝、民族文化知識、項目創意設計基本理論與實踐、市場營銷等設置培訓課程和內容,采取集中授課、分組交流研討、非遺傳承工坊考察、傳承人經驗分享等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學習。學員通過培訓,學滿規定學時,并按時提交自己獨立創意設計制作的作品參加結業作品展,通過綜合考核后由凱里學院頒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培訓班結業證書。
“此次培訓,主要致力于幫助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升傳承人苗繡技藝的自我認識水平和創新能力,樹立傳統文化自信,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探索非遺傳承與發展、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新路子。”凱里學院副院長李斌表示。
凱里學院、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貴州苗繡文化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有關
領導出席開班儀式。
據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自2015年實施至今,已在凱里學院舉辦了18期,主要涉及銀飾、刺繡、蠟染等,已培訓學員970人。(姚寧、邰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