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活動在學生鏗鏘有力的《少年中國說》中拉開帷幕,來自凱里市關工委的農業老專家帶領學生一起,了解二十四節氣歷史起源、中國農業科學家的貢獻和成就,并實地體驗耕地、種菜、制作蔬菜面等內容,讓田間地頭成為高質量的勞動教育“課堂”,激發青少年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求知欲。
在勞動實踐種菜區,同學們在老專家的指導下,認真打窩、下種、覆土、澆水……通過播種實踐,迅速掌握了栽種蔬菜的技巧及養護,大家分工協作、共育新苗,呈現出一派探索求知、辛勤勞作的景象。

“這次研學活動,我認識了二十四節氣,自己動手參與了蔬菜種植,真正理解了‘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意義,農民伯伯們辛苦了。”凱里五小五年級1班的李佩瑤同學說。
據了解,此次研學活動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通過發揮“五老”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威望優勢,帶領同學們在研學活動的體驗中,不僅了解了我國傳統的農耕文化,更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增強了勞動的自覺性,達到了在活動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教育目的。下一步,凱里市關工委還會繼續將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與紅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自然教育等緊密結合,創新“德育+”教育品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王紹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