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的油菜長的特別的好,顆粒飽滿、分枝多、產油量高,每畝地至少能收油菜籽350斤以上。我們村合作社動員榜洞片區的50戶農戶,按照技術標準,都種上優良品種,每畝冬閑田都有1200元以上收入。”村支書梁繼文喜笑顏開地說。
據了解,凱里市凱棠鎮大坪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在榜洞建立100畝高產油菜示范基地。村兩委流轉土地,動員群眾加入合作社,在鎮政府和農業科技特派員的幫助下,按照“統一作物品種、統一種植方法、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采收銷售”的方式,盤活秋冬閑置土地資源,發展高產油料作物。鎮油料加工企業為油菜進行粗加工,菜籽油銷往轄區單位食堂、附近酒店等,實現農產品“產銷一體化”。
經糧油專家對大坪村榜洞油菜進行田間測產,其種植品種“糧油100”株高16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7.2個,每果粒數20個,千粒重3.67克,含油量40%,比普通油菜增產11.53%。通過采用培育壯苗、配方施肥、增施硼肥、高密種植等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對提高油菜單產發揮重要作用。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中央一號文件對糧油安全提出重要的指示。凱棠鎮緊盯“油瓶子”,去年發展油菜1960畝,通過示范帶動、推進良種良法等方法,油料產量穩中有進,產量較去年增加3.5%,有效助農增收。(王婉蘭 宋啟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