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洗馬河街道主動適應工作新形勢,抓重點、重全局,采取“1224N”工作方式,全力推進市容市貌綜合治理和人居環境工作,對市場經營秩序、環境衛生突出問題大打出手,問題整改及時有效,持續提升市容市貌顏值,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創新“1個平臺”,持續抓好環境整改。創建洗馬河街道居民“碼上辦”平臺,實行以街道為中心,五個社區、村為支撐,多個部門協作的“1+5+N”工作模式,群眾隨時可以通過“碼上辦”小程序或用手機掃一掃張貼到樓道的“碼上辦”二維碼反映環境衛生問題。街道安排專人負責收集信息,第一時間派發相關人員辦理,并將處理結果及時答復群眾,直到群眾滿意為止。今年以來,通過“碼上辦”收到問題168件,辦結率100%。
建好“2項機制”,持續筑牢管理防線。一是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利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將轄區5個社區、村細化到32個單元網格,打造網格監管“一張圖”,實現“網格化劃分、精準化管理、常態化運轉、責任化落實”格局。二是落實督查通報機制。成立由街道紀工委牽頭負責的督查組,定期和不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形成環境保護工作齊抓共管、長期堅持的良好局面。今年以來,共整改督查通報問題60個,整改率100%。
突出“2個重點”,持續抓好市場秩序。一是針對轄區主次干道、人流量密集路段、“嚴管街”等重點場所,提高工作標準,加強巡查力度,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整治行動。二是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專項整治重點,切實做到整治一項、鞏固一項、管好一項,使城市管理逐步邁向規范化、長效化。
抓好“4個關鍵”,持續改善城市形象。街道為扎實做好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突重點、補短板,持續提升創文鞏衛成果。一是強化組織工作。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納入街道工作重點,專題研究部署。今年以來,街道召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專題會議8次。二是聘用專職保潔人員。在重點點位上另行聘用14名保潔人員進行日常保潔,及時解決環境問題。三是每周五定期開展“周末出旗”活動。由網格隊長帶隊開展衛生大掃除,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提升人居環境。今年以來,開展周末出旗15次。四是開展集中整治行動。聯合市交警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洗馬河分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洗馬河中隊、洗馬河派出所、網格單位等職能部門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并與商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今年以來,共計開展整治行動3次,整治“門前三包”不合格商戶36家,勸導流動攤販28起,依法扣留物品13件。
強化“N種宣傳”,持續營造良好氛圍。街道利用宣傳資料、固定標牌、健康教育宣傳欄、小喇叭、志愿者服務活動等N種形式廣泛宣傳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讓群眾認識到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和意義,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環境綜合治理,共同創建美麗家園。今年以來,組織志愿服務活動15次,志愿者擴招達300人,發放宣傳資料8000份,制作健康教育宣傳欄200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