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樹種之一。茶油與橄欖油的特性相似,其品質可與橄欖油相媲美,被譽為“東方橄欖油”。長期以來,黃平縣谷隴等鄉鎮老油茶主產區由于林地荒蕪嚴重,品種混雜,品質低劣,樹齡老化,管理粗放,投資無力,經營水平差,科技貢獻率低,殘次林比例大,生產效益差。黃平縣針對老油茶林普遍存在的“劣、疏、老、病、荒”等現狀,充分發揮老油茶林資源優勢,著力挖掘林業發展潛力,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按照“資金拉動、企業帶動、政策推動”的保障措施;通過政策引導、產業扶持、技術指導的方式,科學謀劃老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強化基地建設和后續管理,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萬畝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示范基地有收益、可持續發展。



黃平縣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和“橋頭堡”政策機遇,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特色優勢產業,全力打造萬畝油茶低效林改造示范點建設。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強化油茶產業發展工作調度;從縣級林業部門抽調8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綜合協調組、技術指導組、要素保障組、后勤服務組,負責示范基地建設的技術指導、協調服務、質量驗收等工作;嚴格把好林地清理、撫育改造、用苗等級、整地墾復、施肥管理、修剪整枝、良種補植、高接換種、重新造林、竣工驗收等質量關,確保油茶種植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和老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示范項目建設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截至目前,黃平縣老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完成投入1575萬元,高標準完成上塘木江、野洞河萬丈坳、紙房向心、新州太翁、谷隴青塘等老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種植示范基地5個,示范面積1.05萬畝,今年預產茶果總量190.9萬斤,產值1900余萬元,覆蓋農戶1206戶,受益6130人,茶農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聯營模式,農戶在油茶基地進行套種藥材或矮桿農作物,形成林藥套種,做到以短養長,短期林地農戶和公司收到了土地租金,種植藥材或矮桿農作物農戶獲得了收益,減少了油茶基地除草費用,促進了油茶林木生長,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真正讓油茶產業成為助推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促進油茶種植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張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