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21年來,鎮遠縣以公共服務體系為主導,全面開展為民利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讓搬遷群眾深切地感覺到基本服務更便捷,就業培訓渠道更寬廣,文化活動更豐富,社會治理更規范深入開展“六個一”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著力譜寫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保障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順利實現社會融入。
一是一周一見面。由社區牽頭,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第一書記、社區支部書記、駐村干部開展一次“戶戶見”走訪,了解搬遷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況和家庭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宣傳各項大政方針政策及惠民政策,并在督促完善室內衛生,做好用火用電安全宣傳,排查家庭矛盾糾紛,協調幫助辦理事務的同時,進一步收集農村老黨員及困難黨員相關信息,組建黨建綜合服務隊對困難黨員進行摸排,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發布《致黨員的一封信》,向在外流動黨員多角度傳達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會議精神,以體現組織關懷對農村老黨員和困難黨員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流動黨員學有所思、學有所悟。2021年來,累計上門入戶537戶,包含農村黨員92名已實現走訪全覆蓋。
二是一周一關愛。針對留守老人和兒童、精神病患者由“黨員+社區+樓長”機制組織開展進行一周一關愛,開展交心談心活動,精準摸清了家庭情況底數,建立了走訪信息臺賬。2021年來,集中開展談心談話8次,開展關心關愛活動6次。以為民辦實事為主題開展活動12次,幫助搬遷戶在就業、培訓等方面提供幫助。在談心談話中了解到搬遷戶的實際問題時,“黨員+社區+樓長”及時幫助和協調解決。同時社區加大對留守兒童和農村困難黨員的生活關心,在“六一兒童節”和七一建黨百年之際組織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為留守兒童和農村困難老黨員生產生活增添了一份愛心。
三是一月一監測。2021年來,“黨員+社區+樓長”在一月一見面情況上,重點了解脫貧戶家庭信息基本情況,并對年人均收入在6320元左右的邊緣戶、大病戶、重度殘疾、無勞動能力家庭,對存在返貧風險的家庭通過“黨員+社區+樓長”進行一季一監測,重點了解了易搬戶家庭生活情況,就業幫扶情況,家庭外出人員生活情況,同時按照建立防止和返貧“四個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機制對發現問題的及時啟動應急方案補齊短板,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保證了轄區易地扶貧搬遷戶收入持續增加,脫貧更加穩定。2021年來,通過“四個三”工作機制發現問題1個,解決問題1個,群眾滿意度為100%。
四是一月一化解。2020年來,全縣共收到涉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信訪案件共計5個,將反饋問題清單列入為民辦實事責任清單。案件轉辦后,“黨員+社區+樓長”圍繞信訪案件是實行重點走訪和督促,對群眾反饋的信訪案件問題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分析研究,認真按照反饋問題進行整改,并積極組織社區、樓長實行點對點答復。截止目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信訪案件5個按照“五定”工作表的模式已全部建立整改方案,擬定整改措施和具體整改責任人,5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群眾滿意度為100%。
五是一季一研判。2021年來,我縣依托樓長發揮人熟門清優勢,當好地毯排查向導員的模式對社區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報告,特別是樓棟安全上、消防設施上,資金使用上、人員聚集易引發疫情防控上存在的問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實行季度研判。同時對重大項目投資、扶貧車間就業安置和項目資金使用上召開社區聯席會議。2021年來,共召開社區聯席會議9次,化解問題46個,切實解決了群眾反映最強烈、情況最真實的切身利益問題。
六是一一抓落實。2021年來,我縣以“五個體系”建設為導向,圍繞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目標夯實政治責任,對見面、監測、化解、研判發現的問題組織“黨員+社區+樓長”開展“回頭看”,2021年來,共開展“回頭看”7次,同時結合抓實“耕地、林地、宅基地”盤活工作機制,組織社區和所屬鄉鎮一一抓好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的落實,在抓好工作落實上,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激發安置群眾內生動力,群眾社會生活進一步實現融合。(姚火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