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貴州省地礦局101地質大隊實施的“天柱縣寨腳重晶石礦大精查”項目順利通過省專家組野外驗收,估算擬新增重晶石礦資源儲量1000萬噸,在黔東南州天柱縣寨腳等地空白區實現找礦新突破。
網絡圖
“天柱縣寨腳重晶石礦大精查”是貴州省2020年度重點礦產資源大精查項目之一,根據“資源必須就地精深加工、資源集中配置給深加工企業”工作思路,為加快推動黔東南州重晶石產業發展壯大,經州人民政府研究,報省自然資源廳同意,該項目由州自然資源局負責組織實施。省地礦局101地質大隊2020年8月18日通過招投標方式中標該項目,9月初正式啟動野外地質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工作區條件較為惡劣,101地質大隊項目人員克服諸多困難,僅用4個月時間完成所有野外地質工作,施工鉆孔16個,其中12孔見礦,鉆孔見礦率75%,礦體平均厚度3米,估算重晶石礦石資源量1000萬噸,在天柱縣寨腳、八綠、高車、貫多、高架5個勘查靶區空白區實現找礦突破,為黔東南州化工業生產基地提供后備資源保障。

網絡圖
據悉,此次重點礦產資源大精查項目實施,執行綠色勘查理念,在全省范圍首次推行數字化勘查技術,采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固體礦產勘查信息系統(QuantyPE)”,從野外數據采集到室內資料綜合整理、勘查圖件編繪、資源量計算整個過程,均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三維地質建模實現礦區三維可視化,積極推進礦產資源勘查與地質大數據深度融合。
相關信息:貴州丹寨發現新型千億級大油氣田
《人民網人民科技》發布的信息,日前,中國地調局巖溶地質研究所組織召開了雪峰隆起西南緣震旦—寒武系頁巖氣調查發現成果評審會。成果顯示,在貴州省丹寨縣實施的貴丹地1井實現了頁巖氣調查新區新層系發現,開辟了雪峰隆起西南緣頁巖氣調查新局面。中國自然資源部主管的中國自然資源報披露, 區新層系發現——牛蹄塘組新增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寒武系烏訓組預測頁巖氣地質資源6424億立方米約合5.7億噸油氣當量。

網絡圖
這一資源量的發現,無疑奠定了國內加大勘探開發的資源底氣。在當前油氣上游市場全面開放的格局之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營油企以及外企未來均有望獲得頁巖礦藏“大蛋糕”。
本次貴丹地1井便是貴州丹寨縣范圍內實施的第一口頁巖氣井,由地調局巖溶所和成都地質調查中心聯合部署實施,于2020年6月24日正式開鉆。
作為一口地質調查井,貴丹地1井承擔著區域頁巖頂底板條件、頁巖氣資源潛力評級等多項使命。針對于此,項目組創新應用巖溶區廣域電磁法采集與地質解釋技術、鉆井巖溶問題預測技術,預測富有機質頁巖和巖溶縫洞發育特征與空間展布,以提高頁巖氣鉆井成功率。

網絡圖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貴丹地1井在丹寨縣寒武系烏訓組、變馬沖組、九門沖組、牛蹄塘組、震旦系陡山沱組五個層系鉆獲良好的頁巖氣、油氣顯示,鉆遇含氣層共計12層207m。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番鉆探僅牛蹄塘組新增含氣面積930平方千米,新增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并且首次發現寒武系烏訓組頁巖氣,預測分布區面積達4000平方千米,地質資源6424億立方米。

(資料圖片)
相關鏈接————
名詞解釋:
①、大油氣田--大油氣田是1994年公布的石油名詞,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②、頁巖氣--指富含有機質、成熟的暗色泥頁巖或高碳泥頁巖中由于有機質吸附作用或巖石中存在著裂縫和基質孔隙,使之儲集和保存了一定具商業價值的生物成因、熱解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的天然氣。
③、寒武系--屬于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地史上將始于距今約 5.7億年,止于距今約5億年這段時間稱寒武紀。在寒武紀形成的地層稱寒武系。
④、烏訓組--1970年張正華、周志毅等命名的巖石地層名稱。該地層分布在貴州省等西南地區。
⑤、牛蹄塘組---1942年由劉之遠命名的地層,分布于黔、滇、川、鄂、湘、陜等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