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6月18日一早,由三穗縣農業農村局和瓦寨鎮人民政府組織的載滿魚苗的魚罐車來到瓦寨鎮稻田綜合種養試驗示范點--新店村、柑子院為群眾發放魚苗,村民們帶著提前準備好的水桶等容器有序等候發放,現場簽字、叫號、稱重,一切井然有序,又熱鬧非常。沒過兩小時,就已發放了2000余斤,領到魚苗的村民都及時將其投放到自家稻田內已開好的魚溝內。

據悉,瓦寨鎮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底線,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全鎮推廣“(稻+漁)+”產業5000畝、“(稻+漁)+”產業示范基地1000畝、稻田綜合種養試驗示范點200畝,形成畝產“千元魚、千斤糧”的漁糧結合新型稻魚種養發展模式,加快培養一批集種稻、養魚、經營于一體的復合型新型農民,增加農民收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稻魚生態種養產業培育成為我鎮漁業經濟的新亮點。

瓦寨鎮同步實施“四統一”模式,強化鞏固全鎮“(稻+漁)+”產業發展。一是統一發放。制定瓦寨鎮千畝“(稻+漁)+”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鎮、村引領發動群眾在條件適宜的區域發展稻+漁產業,由三穗縣興綠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賒借的形式統一為群眾提供魚苗。二是統一標準。出臺《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程》等技術規范發放給群眾,對開溝占比、種養規格、管理要點等明確了標準和規范。三是統一收購。由三穗縣興綠洲公司牽頭,待稻魚成熟統一負責回收,保障了農戶稻魚的銷路。四是統一培訓。以鎮農技人員為主導聯合公司技術員到各村開展技術培訓,詳細講解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同時對全程開展技術追蹤服務,截至當前已開展專項技術培訓3期,實地指導農戶300余戶,受訓人次300余人次。


瓦寨鎮通過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集中解決了“糧食穩產”“農民增收”和“生態環保”的問題,實現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讓農民“錢糧雙收”,成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好路子。(羅曉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