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進一步推進落實各級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全鎮糧食生產工作,三穗縣農業農村局于4月30日在瓦寨鎮觀音閣村召開全縣水稻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技術實驗示范育秧現場會,縣農業農村局相關業務負責人、各級農技專家、鄉鎮分管領導、各鄉鎮農服中心負責人及農機合作社負責人30余人參加會議。


現場會上首先展示了水稻機械化育秧設備--水稻缽體育苗機。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秧盤通過育苗機自動進行播種、覆土,每小時能完成480個缽盤育苗,可滿足20畝水田栽培需要,速度相當快,既能均勻地播撒谷物和平整覆土,精準高效的完成播種作業,又能減少育苗播種作業人員,減輕作業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水稻育秧效率。隨后縣農推站站長鄭桂維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集中育秧機械化、集約化、專業化生產的相關技術,并由縣級農技人員現場示范苗床整理、廂面擺盤等無紡布旱育秧技術環節。此次觀音閣村現場會展示點為全縣全程機械化集中育秧示范點之一,育秧面積為300畝,為全縣后期水稻種植提供有力保障。

通過此次現場會,大力推廣水稻機械化育秧等環節技術,以農機合作社為示范,推廣和帶動全縣發展水稻機械化作業技術的應用,加快促進全縣水稻機械化生產模式的轉型升級,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據悉,2021年在全縣各鄉鎮實施1000 畝以上“(稻+漁)+”產業示范基地9個,對穩產優質、附加值高、適宜機械作業及肥水高效利用的糧食作物新品種進行重點培育推廣。同時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模式和社會化服務運行機制,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提高生產效益。(羅曉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