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目前,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土壤失墑加快,旱情快速發展,嚴重影響秋收作物的生長收獲,面對當前嚴峻的抗旱形勢,雷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抗旱工作,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首要任務抓緊抓好,采取四項措施全力抗旱保秋。
一是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按照年初全縣糧食生產工作指導組工作要求部署,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以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植保站、農推站、土肥站、果蔬站、農情農經站、種子站等業務股站室負責人為成員的2021年秋收作物抗旱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技術骨干分赴到抗旱一線,在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群眾全力以赴開展抗旱保秋工作。提醒群眾把握旱情發展趨勢,努力爭取抗旱工作主動,利用一切抗旱設施,開溝引渠,爭取能澆一畝是一畝、能澆一分是一分,把干旱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是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QQ微信群、科技下鄉、發放明白書、出動宣傳車、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及時向農民群眾發布抗旱減災技術指導,提供咨詢服務,解決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高農業農村系統干部和農民群眾對抗旱知識的知曉率,擴大抗旱技術服務宣傳力度。目前,針對抗旱減災工作,累計開展農技培訓工作30次,參與授課的農技專家、龍頭企業管理骨干和本地致富能人等50余人,培訓農民800人次。
三是分類指導,搞好服務。針對當前秋作物生產情況,圍繞全縣水稻、玉米、紅薯等常規作物和茶葉、辣椒、蔬菜、等特色優勢作物制定不同秋作物田間管理技術方案,落實好關鍵技術措施,組織農技、植保、土肥、果蔬等方面的技術專家調查研究,開展秋收作物旱情監測調查調度,指導農戶科學掌握夏管工作進展情況,將中耕、噴施抗旱劑和防治旱生性病害蟲等各項技術措施落到實處。6月份以來,累計派出專家80人次深入到基層開展現場指導技術服務,共指導農民200余人次,印發技術資料2000余份,指導農民開展好秋作物中期管理。
四是防病治蟲,科學追肥。高溫干旱氣候利于稻水象甲、玉米粘蟲、玉米螟、玉米矮花葉病、玉米紅蜘蛛等病蟲發生,宣傳引導群眾采取措施,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等玉米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控工作,及時組織群眾統防統治,確保秋作物生產安全。上半年,根據水稻、玉米等作物長勢采取溝施復合肥和根外噴施葉面肥等,圍繞全縣水稻重大病蟲害及草地貪夜蛾等糧食作物重點防治對象,共創建核心示范面積0.232萬畝,監測與防控面積2.17萬畝。投入防控資金10萬余元,組織科技人員235人次,投入防治人員7524人次,開展植保農業科技培訓26期,培訓640人次,輻射3000人次,上報各類病蟲普查、發生及防治信息表89期次,信息1100余條。(趙仕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