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侗族刺繡》是我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了學生更好地認識和傳承這一傳統技藝,農歷正月十三,我校部分學生親身體驗了這一技藝。

此次活動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首先由侗族刺繡傳承人邰土芝給孩子們介紹紡線、織布、染布及刺繡的流程和工序。當孩子們聽到制作一件完整的成衣需要一年的時間時,是滿臉的震驚和不可思議。

然后,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刺繡的操作。從穿針引線到用針刺繡,孩子們在傳承人的引導下,認真聆聽、仔細觀察、用心操作,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整個過程中,有的孩子被針扎了,不退縮;有的孩子絲線打結,不放棄。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孩子們的繡圖略見成效。“太累了!”“太不容易了!”“我們終于理解為什么織成一件成衣要用一年的時間了!”。侗族刺繡滲透了無數侗家婦女的聰明智慧和美好的愿望,充滿了熾熱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技藝高超的繡娘,手中的針線猶如畫家手中的筆墨丹青,繡出了璀璨精美的圖畫,表達出繡娘的個性,顯示出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和藝術成就。

活動結束了,這樣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對我縣《侗族刺繡》這一非物質文化的了解,同時,更理解了諺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內涵。通過此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能體會生活的不易和勞動的艱辛。(唐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