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9月22日,洗馬河街道攜手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州愛心義工聯合會、貴州百善康養頤養院等單位深入轄區開展第9次“學黨史,辦實事,關愛空巢留守老人,情暖苗嶺明珠凱里”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給老人們帶去了歡聲笑語。
給93歲老人無聲世界有聲的愛
93歲的李福英老人看著志愿者們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她趕忙緊緊地拉住了志愿者們的手。10多分鐘后,老人才漸漸地松開志愿者的手,揮手告別。李福英老人,5歲患病,導致成為聾啞人,是街道一級重度殘疾人,和73歲女兒、83歲女婿居住在一起。

志愿者們提著牛奶一進李福英老人家,發現老人指甲比較長,趕緊幫老人剪指甲。李福英老人的指甲偏厚、偏硬、凹凸不平,十分難剪,加上年紀大了,眼神不太好,剪指甲就成了老人的難事。
志愿者們在剪指甲前先幫李福英老人洗手洗腳,防止細菌感染。剪的時候,先剪中間,再剪兩邊。最后進行腳部按摩。李福英老人興高采烈,一直跟志愿者們打手語。
教“三線建設”老人使用智能手機
“奶奶,我們先找到微信,點微信。打開微信之后,點屏幕下方的通信錄。找到要視頻通話的人,點擊一下。進入要聊天的那個人的個人界面,點擊下方的音視頻通話,選擇視頻通話……”在志愿者們耐心的手把手教下,79歲薛鳳琴老人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開視頻。

1966年,薛鳳琴老人和老伴從北京來到凱里,支持三線建設。10多年前,老伴過世。兩個兒子在深圳,現一個人居住。薛鳳琴老人有時候特別想見家人,但只會通過電話和家人聯系。在志愿者們細致耐心地幫助,薛鳳琴老人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開視頻。
薛鳳琴老人感慨道:“現在的志愿服務越來越好,越來越體貼,今天我學會了視頻通話,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感謝大家。”
為患病老人送健康——入戶宣傳健康知識
“何爺爺,您患腦梗,金奶奶,您有高血壓,你兩個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低糖、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要注意減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例如油炸食物、甜品……”志愿者們到72歲的何知前老人和69歲金筑英老人家中,宣傳健康知識。兩位老人有一個女兒,已出嫁。平日都是兩個老人居住。志愿者們耐心解答老人提出的問題,還發放了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制作的《義診宣傳冊》。為老人普及健康知識,強化健康理念。


洗馬河街道“學黨史,辦實事,關愛空巢留守老人,情暖苗嶺明珠凱里”志愿服務活動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目標要求,整合多家單位資源,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空巢、留守、孤寡、困難、殘疾老人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良好社會氛圍。(尹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