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了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服務型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灣水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為成員的灣水鎮政務服務 “一窗式”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四個強化”深入推進基層一站式服務全覆蓋。

灣水鎮組織大廳、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點窗口工作人員召開基層一站式便民服務工作推進會議
一、強化部門協作配合。一是堅持統籌規劃。由灣水鎮黨委政府制定《灣水鎮政務服務“一窗式”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統一部署各部門、村居一站式服務工作,促進工作目標精細化、精準化。二是全面梳理事項。由主要領導牽頭組織各部門召開政務服務“一窗式”改革工作推進會議,各職能部門主動與上級部門對接,按照集中統一、便民高效和依法行政的原則,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經過全面梳理全鎮權限事項共78項,其中公共服務事項44項、行政許可4項、行政確認1項、行政給付6項、其他行政權力24項。三是推動集中進駐。從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出發,結合工作實際,設置咨詢服務窗口和綜合受理窗口,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同時,推動本級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綜合受理窗口實行“無差別受理”。四是業務規范統一。根據梳理辦理事項清單,組織各部門按照貴州省線上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及實施清單標準,對事項辦事流程、申請材料等要素進行統一和規范,并制作成形式直觀的《一次性告知書》和《辦事指南》,擺放在政務服務大廳醒目位置,為辦事群眾提供便利。
二、強化政務服務能力。一是配優配強服務隊伍。灣水鎮政務服務大廳配備3名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同志擔任窗口工作人員。各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站,配備綜合窗口辦事人員,全天候辦事接待。同時,從村委會班子成員中明確1人專門任村級代辦員,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出門辦事不便群眾,提供各類幫代辦服務。二是加強業務培訓交流。為了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規范政務服務行為,鎮政務服務中心分批次對12個村委和1個社區召開培訓會,開展現場業務指導,圍繞服務制度、工作職責、辦件流程和登記臺賬四方面內容重點講解。同時,每月組織一線人員“大討論”,重點關注當場辦結率、一窗通辦率、群眾滿意率等指標數據,理清工作難點,掌握問題根源,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縮短辦理時限、精簡辦事材料,提高綜合窗口服務水平。三是線上線下協同并進。依托貴州省線上政務服務平臺,推動鎮村兩級全面進駐,實現線上服務“全覆蓋”,為方便群眾辦事,及時解決群眾需求,提供多樣便捷的辦事渠道。截止目前,灣水鎮共發布依申請事項78個,100%可全程網上辦理,100%實現“零跑動”。全鎮12個村委、1個社區共發布依申請事項299個,100%可全程網上辦理,100%實現“零跑動”。

灣水鎮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召開政務服務“一窗式”改革工作推進會議
三、強化鎮村一體聯動。一是堅持服務下沉。灣水鎮大力推動“一站式”政務服務向村寨、社區延伸,高標準高質量建成13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點,分批次下沉村(社區)服務事項45項,讓群眾辦事可以當場辦、幫代辦、網上辦,只要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完。市、鎮、村(社區)的“三級聯動”讓政務服務橫到底、縱到邊、全覆蓋、無死角。二是優化服務流程。按照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要求,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改革和“一站式”“幫辦代辦”等服務機制。通過“村級便民服務站點綜合受理、村級代辦員上傳材料、鎮級后臺分類辦理、村級統一窗口出件”的幫辦代辦服務機制,有效減少群眾來回跑動3次以上,辦理時限平均縮短95.8%,實現村民辦事不出村,就近一次辦成事。2021年,全鎮開展便民事項幫辦代辦服務591件,其中鎮級上報件87件,村級上報件504件。三是推廣線上服務。圍繞提高全程網辦率和在線辦理率,主動引導辦事群眾優先選擇“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實現企業群眾辦事自助查詢、自助申辦、自助取件的全鏈條一體化自助模式,讓“群眾奔波”變成“信息跑腿”。截止目前,灣水鎮線上政務服務平臺受理業務2516件,其中鎮級辦理業務704件,村級辦理業務1812件。四是傾情服務上門。灣水鎮組織鎮村兩級志愿服務隊,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將政務服務進一步延伸到村居和村(居)民家中,為行動不便的弱勢群體提供上門辦理,用暖心服務架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截止目前,灣水鎮上門幫助老年人進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生存認證2406件,為退役軍人辦理津貼補貼129件。
四、強化監督反饋機制。一是加強作風督查。依據《考勤制度》和《貴州省政務服務條例》等制度,鎮紀委辦不定期對大廳、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進行巡查,檢查窗口人員的工作作風、服務態度、環境衛生等情況,對于巡查中發現的一般問題,由工作組對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造成較大影響的將予以全鎮通報,確保窗口工作人員認真履職,著力打造令群眾滿意的對外窗口形象。二是服務公開透明。通過政務公開欄公示政務服務下沉事項清單和證明事項保留清單、設置投訴熱線和意見箱等方式,向社會公開服務內容、辦事流程、已辦業務等,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意見反饋。三是健全“好差評”制度。以群眾的需求為中心,不斷拓展服務質量反饋渠道。辦事人員可通過窗口的監督評價系統和投訴電話等方式,對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質量進行評價和投訴。對差評事項,由“一窗式”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調查核實,情況清楚、訴求合理的,給予相關人員批評指正,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以評價作導向為服務提質增效。(楊昌鑫)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