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凱棠鎮著力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聽民聲、察民情、紓民困、解民憂,進一步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打好服務“便民牌”。凱棠鎮秉承“快捷高效、讓群眾少跑腿”的理念,對辦理業務制定一次性告知單,力爭讓辦事群眾“最多跑一趟”。對轄區前來辦事的群眾,免費開放打印復印服務。根據當地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眾多百姓不懂普通話和方言的特點,在便民服務中心開設“苗語窗口”,由當地會苗話的干部進行接待。積極主動詢問前來辦事群眾,及時引導到相應窗口進行辦理,切實做到“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的服務宗旨。甚至將“等群眾上門”變為“送服務上門”,上門為老年人開展生存認證,上門為老年人體檢,邀請車管所“送駕照上門”等活動,一樁樁、一件件實事,辦進了人民群眾的心坎里。
二、打好治安“防控牌”。堅持把為民辦實事與全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作用,整合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律顧問的優勢資源,領導干部帶頭帶案下訪、包案督訪,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行為,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截至目前共開展法治宣傳5次,入戶發放防止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資料2800余份,簽訂《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承諾書》2400余份,成功調解矛盾糾紛21起,受理信訪案件12起。
三、打好干群“連心牌”。鎮黨委書記親自帶隊,率領全鎮百余名黨員干部組成12支志愿隊,深入各村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事,力爭做到群眾走到哪里,黨員的服務就跟到哪里,黨旗就高高飄揚在哪里。今年來率領黨員干部為群眾插秧35戶,修補破損路面5處,清理道路20余千米,上門宣傳防溺水工作1800余人次、簽訂責任書1200余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通過一件件小事讓黨員干部銘記初心,一件件實事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溫暖,不斷拉緊干群距離。(王婉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