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wǎng)訊 洗馬河街道堅持“小事不出社區(qū)、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原則,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的排查化解工作,用“熱心””真心”“恒心”三心化解群眾反映的問題,為群眾辦實事。
一、 “熱心”接待群眾。洗馬河街道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街道班子成員每天輪流到街道綜治中心開展坐班接訪工作,用一顆“熱心”接待群眾,“走近”群眾,打消群眾的顧慮,讓群眾話有處說,理有處講,事有人管。并對群眾反映問題仔細做好登記。能及時答復的就及時答復,不能及時答復做好時間圖、任務表,確保群眾問題“留“在基層。
二、 “真心” 走進群眾。洗馬河街道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群眾,準確掌握群眾的所思、所需、所盼。街道實行領導包片,帶問題入戶,“真心”走進群眾,深入掌握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的來龍去脈及癥結所在,確保群眾問題“駐”在基層。
三、“恒心”化解問題。洗馬河街道堅持一盯到底的決心和作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化解不罷休。在開展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調處時,按照社區(qū)、村(居)網(wǎng)格先調解,社區(qū)、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再調解,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最后調解模式,用法、理、情,耐心細致地對雙方當事人進行開導教育,真正做到不化解不放過,確保群眾問題“解”在基層。
洗馬河街道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抓手,對摸排出的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及時介入,及時化解。今年來,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0起,成功調處28起,調處率100%,成功率93.3 %,未發(fā)生因調解不及時而引發(fā)的“民轉刑”問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尹芳)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