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社區(qū)是城市管理最小的細胞,也是跟群眾聯系最密切的,黨史學習教育最終要落腳到為群眾辦實事上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洗馬河街道南豐社區(qū)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強化學用結合,緊扣黨史專題教育學習總目標,推動黨的歷史、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是突出把“學”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切入點。在深學上下功夫、在落實上見成效,通過集中學習、黨史教育專題學習、自學等方式,讀原著、思原文、悟原理,帶頭示范領學,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最新成果傳播到基層黨員、群眾中去,努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扎根一線。
二是強調把“講”作為黨史宣講氛圍渲染。社區(qū)黨工委書記以豐富的課程內容和形式,為社區(qū)群眾分階段講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并現場回答黨員干部提出的問題,精彩的宣講,深刻的見解,在黨員干部中引起了強烈共鳴,表示黨史教育宣講“干貨滿滿”,接下來將認真消化宣講內容,并將其轉化為做好當前工作的具體行動,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三是通過把“聽”作為黨史學習的情感共鳴。聽老黨員講過去的故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邀請退伍軍人老黨員楊再炳、李云講述其參軍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并回顧了這些年凱里經濟社會發(fā)展歷程,結合自身經歷講述黨史,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溫度,同時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居民群眾對黨史學習的內心認同。
南豐社區(qū)通過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形式,主動把握歷史崢嶸,立足實際工作,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努力把學習成效體現到為社區(qū)居民辦實事上來。(吳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