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值暮春育秧時。眼下,在萬潮鎮各村,農戶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帶著滿滿的“牛力”,陸續拉開播種育秧的序幕。

引水入田、土地翻犁、秧田抹平、拉廂起溝、寄栽小秧、......,一場場生動的春耕春播“大戲”正在各村田間地頭輪番上演。
“在用犁田機犁的時候要推慢一點,耙均勻點,這樣不僅可以使犁田機更好的前行,而且翻整出來的秧田更加平整,有利于秧苗生長及后期管理”鎮農服中心技術人員金能昌正在現場指導農戶操作犁田機時說。
據悉,隨著生產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及科技不斷進步,農村購買使用現代機器的農戶越來越多,農村的耕牛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的“鐵牛”,這時候及時地操作技術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剛才農技員給我們的指導很及時,讓我們對今年的春耕更有底氣,我們爭取早育秧、早栽插、早收割,希望今年的水稻能夠獲得大豐收。”格河村正在翻整土地的潘老伯說。
金能昌介紹說:“萬潮鎮各村地勢落差大,氣溫高低不一,水稻育秧和秧苗移栽也有早有晚,像大壩村、格河村這樣地勢較低的地方最先開始水稻育秧,而像老鴉山村、大山村地勢較高則相對晚一些。”

“近期開展的水稻育秧,預計在五月中下旬可陸續移栽到大田里。”金能昌繼續說道。
一年一度春播季,不誤農時不負春。為唱好春耕生產“重頭戲”,今年以來,萬潮鎮緊緊圍繞保障糧食安全目標,堅持以春耕春播工作為中心,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良種、良機、良法、良田深度融合,立足“早”字提前做好農資儲備、技術指導及政策宣傳等備耕工作,多次組織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現場指導,切實解決春耕春播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等實際問題,精準把脈開“處方”。集中開展2021年度農機檢審驗工作,普及農機安全生產知識,嚴把檢驗技術關,堅決杜絕農機“帶病超期”上路。同時,扎實開展農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發生。采用多種方式教會村民如何鑒別真假農資,增強村民農業安全生產的防范意識、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確保糧食產量只增不減,堅決守住百姓的“米袋子”。
2021年,萬潮鎮水稻計劃種植面積約0.82萬畝,預計稻谷產量可達0.36萬噸左右。(龍治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