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開懷街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州委和市委關于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關要求,在凱里農商行、市供銷社的幫助下,在悅來堡村探索建立信用社、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三社聯動”模式,有效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
一是優勢資源互補。充分整合信用社、供銷社、村級合作社的閑置房屋、技術、土地和資金,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解決村級服務網點建設、技術培訓、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融資難等問題。由凱里農商行(原凱里信用社)提供資金創辦悅來堡·黔農“村村通”惠民超市,村級合作社通過提供租賃閑置房屋方式進行運轉經營,供銷社負責商品配送及農產品購銷。目前,悅來堡·黔農“村村通”惠民超市主要是由村級合作社經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超市收入由村集體支配,解決貧困戶人員就業,勞務輸出。惠民超市服務范圍輻射到附近5個村,1900戶農戶,并為周邊行政單位凱里一中、州公安局等14家單位客戶兌換配送貨物。2020年11月21日開業至今,辦理合作醫療繳費700余筆,取款轉帳163筆,其他繳費業務46筆,超市銷售金額45326.5元。悅來堡·黔農“村村通”惠民超市融合政務、商超聯盟、黨建互聯為一體,成為信用社支行與村兩委委溝通的橋梁,第十六黨支部(三棵樹支行)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黨建聯建活動,開展業務辦理及宣傳金融知識。
二是發展平臺共建。由村兩委牽頭組織,信用社、供銷社積極參與,共同領辦農民合作社,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將產業鏈條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全過程,保證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長。村級合作社負責對本社社員提供統一組織生產,統一定購農資,統一購銷產品,統一技術指導的“四統一”服務;供銷社為農戶提供農資、化肥、農藥、種子產品、信息技術、人才培訓、信息共享等指導服務,并提供全面的農產品銷售服務;信用社為合作社社員及周邊農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解決合作社及社員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難題。目前,村兩委領辦、供銷社和信用社共同參與創辦的專業合作社1家,完成社員產業發展及種養殖技術培訓2期,參訓50人次,種植靈芝50余畝,發展林下養蜂700箱,林下養雞200畝。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擴寬銷售渠道,進一步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籌備創辦農民技校,力求從管理、資金、技術等方面徹底解決農民生產過程中的難題。
三是集體群眾雙贏。通過領辦農民合作社,吸納帶動村集體、農戶以土地出租、勞務輸入等方式加入,采取“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公司+農戶”的模式,推動村級產業發展,實現共同增收。目前,村兩委領辦、供銷社和信用社共同參與創辦了凱里市會邦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悅來堡村通過將43.8畝集體土地入股合作社和公司發展種養殖、鄉村旅游等,2020年,悅來堡村共獲股份分紅30萬元,參與務工的農民增加務工收入1000元以上,帶動群眾就業40人次。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悅來堡村引進貴州眾創惠土地開發有限公司,與村級合作社規劃發展花卉種植、戶外爬山、農家樂等農文旅一體化產業,推動村集體和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四是聯村抱團發展。由街道黨委牽頭,探索組織抱團模式,通過強村帶弱村,實現資源整合、聯動發展。針對各村產業資金有限、項目分布不均、發展潛力不足的現實問題,開展“多村聯建”,通過整合各村產業資金,實行資金抱團、多村共建、效益共享,先后整合3個村產業發展資金20余萬元入股悅來堡村級合作社經營街道工貿公司負責的各涉農部門的扶貧項目、開發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同步收益、同步壯大,各村每年按參股比例進行分紅。同時,按照以強帶弱、地域相鄰、產業相融、互助共贏的原則,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由街道黨委組建了跨棉席、養朵、悅來堡3個村的產業聯合黨組織,積極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和在抱團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構建黨建工作區域化、經濟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吳振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